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鹘突烟树外,水远山更长全文

鹘突烟树外,水远山更长

出处:《米元晖山水
宋末元初 · 牟巘
鹘突烟树外,水远山更长
天地有如许,扁舟何处藏。
如何短篷底,结习犹未忘。
是时水月繁,不见此夜光。
于今尚无恙,怀袖行可将。
我亦流落者,此味惯所尝。
谁能画峨堂,坐我于其旁。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牟巘所作,名为《米元晖山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中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幽静,还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首句“鹘突烟树外,水远山更长”,描绘了远处烟雾缭绕的树木,以及那绵延不绝的山水景象,营造出一种深远而神秘的氛围。接着,“天地有如许,扁舟何处藏”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广阔天地时的渺小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仿佛在问自己,这浩瀚的世界中,又该将自己置于何处。

“如何短篷底,结习犹未忘”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即使身处简陋的船篷之下,那些尘世的欲望与执念依然难以割舍。接下来,“是时水月繁,不见此夜光”描述了夜晚水面上月光的繁星点点,却似乎忽略了眼前的光芒,暗示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追求之间的冲突。

“于今尚无恙,怀袖行可将”表明诗人虽然经历了种种变故,但内心仍然保持着平静,随时准备迎接新的挑战。最后,“我亦流落者,此味惯所尝”表达了诗人作为漂泊者的身份认同,以及对这种生活状态的适应与接受。“谁能画峨堂,坐我于其旁”则是诗人对理想居所的想象,希望有人能为他画出一座峨峨大堂,让他得以安坐其中,享受宁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它不仅是一幅山水画的诗意解读,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