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风波久厌水中央,初日精神入槛光全文

风波久厌水中央,初日精神入槛光

宋 · 项安世
风波久厌水中央,初日精神入槛光
木末端来就词客,墙头应是误行郎。
高花大叶宜图障,浅绿深红照豆觞。
壮观秋容惟有此,霜边倒尽雨边荒。

注释

风波:比喻世事的动荡或生活的艰难。
水中央:象征平静的生活或内心的宁静。
初日:早晨的太阳,象征新的开始和希望。
槛光:栏杆上的光线,可能指明亮的环境。
木末端:树梢,代指鸟儿。
词客:诗人或文学爱好者。
误行郎:误以为是过路的书生,可能暗指诗人期待的访客。
图障:绘画的屏障,即画作。
豆觞:古代的酒器,这里指饮酒。
壮观秋容:秋天的壮美景色。
霜边:秋霜覆盖的地方。
雨边荒:雨后荒凉的景象。

翻译

长久以来已厌倦了水中的波涛,朝阳的活力照亮了栏杆的光芒。
树梢上的鸟儿飞来靠近诗人,可能是误以为是过路的书生。
高大的花朵和大叶片适合画作装饰,浅绿深红的色彩映照在酒杯上。
秋天的壮丽景色唯有此处可见,秋霜覆盖的地方比雨后的荒芜更显凋零。

鉴赏

这首宋诗《次韵卢漕木芙蓉二首(其一)》是项安世所作,通过对木芙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致的独特感受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首句“风波久厌水中央”,表达了诗人对动荡生活的厌倦,而初日的光辉则为他带来了新的活力,“初日精神入槛光”。接下来,诗人将木芙蓉比作来访的文人墨客,“木末端来就词客”,形象生动;又设想墙头的行人可能误以为是美丽的芙蓉,流露出诗人对芙蓉花的赞赏。

“高花大叶宜图障”赞美了芙蓉花的大朵繁叶,适合作为绘画题材,而“浅绿深红照豆觞”则描绘了芙蓉花色彩斑斓,映照在酒杯中的景象,增添了宴饮的雅趣。最后两句“壮观秋容惟有此,霜边倒尽雨边荒”,点明芙蓉花在秋季展现出的壮丽景色,即使经历风雨,也依然傲立,与周边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寄寓了诗人坚韧不屈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芙蓉花为载体,既描绘了自然之美,又寓含了人生的哲理,体现了宋诗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