朅来仰止德之隅,颇欲徜徉遂所摅
出处:《用前韵赠张正仲朝散二首 其二》
宋 · 曹勋
朅来仰止德之隅,颇欲徜徉遂所摅。
倚杖未忘千里恨,飞鸿为作一行书。
喜君燕寝凝香暇,念我哀涂税驾初。
湖海不除豪举想,尚容访古问槐锄。
倚杖未忘千里恨,飞鸿为作一行书。
喜君燕寝凝香暇,念我哀涂税驾初。
湖海不除豪举想,尚容访古问槐锄。
注释
朅来:来到。仰止:仰慕。
德之隅:美德的角落。
徜徉:流连。
摅:倾诉。
倚杖:手握拐杖。
千里恨:千里忧愁。
飞鸿:飞翔的大雁。
一行书:一封书信。
燕寝:内室。
凝香:沉浸于芬芳。
哀涂:艰难旅程。
税驾:开始。
湖海:江湖。
豪举:壮志。
访古:寻访古迹。
槐锄:锄问槐树。
翻译
我来到这里仰望美德的角落,很想在此流连,倾诉心声。手握拐杖,心中仍怀千里忧愁,我让飞翔的大雁代我写下思念。
欣喜你有闲暇在内室沉浸于芬芳,想起我刚踏上艰难旅程之初。
虽然身处江湖,无法消除壮志,但仍期待能寻访古迹,锄问槐树以解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张正仲的深深思念和敬仰之情。首句"朅来仰止德之隅",以谦逊的态度表达对张正仲高尚品德的敬慕,"朅来"意指远道而来,"仰止"则寓含敬仰之意。次句"颇欲徜徉遂所摅",诗人渴望与张正仲畅谈,抒发心中所想。
"倚杖未忘千里恨",诗人借杖头倚靠,寓言自己虽年迈但仍怀有远方的遗憾,"飞鸿为作一行书"则以鸿雁传书的典故,寄托对友人的深深思念。接下来两句"喜君燕寝凝香暇,念我哀涂税驾初",诗人欣慰于张正仲在闲暇时光中能静心沉思,同时感叹自己旅途劳顿,开始新的征程。
最后两句"湖海不除豪举想,尚容访古问槐锄",诗人表示即使身处江湖,心中仍不忘壮志豪情,期待有机会与张正仲一同探讨古事,寻找历史的智慧,"槐锄"象征着古代贤士的隐逸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描绘诗人与友人的互动,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共同的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