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袖清风聊自慰,一腔热血有谁怜
禅门境远须知定,浊世名高未是贤。
两袖清风聊自慰,一腔热血有谁怜?到今且束旋干手,濯足西湖伴石眠。
鉴赏
这首诗《赠松禅居士》由清代诗人药龛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历经宦海浮沉后选择归隐田园的智者形象。
首联“宦海风波五十年,有缘天放许归田”,开篇即以“宦海”比喻官场的波涛汹涌,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在官场中奋斗了五十年的艰辛历程。然而,经过岁月的洗礼与内心的挣扎,他终于找到了归宿——田园生活。这里,“有缘天放”既是对命运安排的感慨,也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心灵解脱的追求。
颔联“禅门境远须知定,浊世名高未是贤”,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内心世界的深度。他深知在远离尘嚣的禅门中,需要的是内心的平静与坚定;而在充满名利的世俗世界中,名声高显并不意味着真正的贤德。这两句诗体现了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超越物质与名誉的束缚。
颈联“两袖清风聊自慰,一腔热血有谁怜?”则表达了主人公在归隐后的自我安慰与孤独感。他以“两袖清风”自喻,象征着放弃功名利禄后的淡泊心境;“一腔热血”则表达了他对理想与正义的执着追求。然而,在这宁静的生活中,又有谁能理解并怜悯他的内心世界呢?这种孤独感与自我反思,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情感的复杂性。
尾联“到今且束旋干手,濯足西湖伴石眠”,以西湖为背景,描绘了主人公在归隐后的生活场景。他将双手束于身后,仿佛在享受着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濯足西湖”则暗示了他在湖水中洗涤心灵,寻求精神上的净化与解脱。最终,他选择与石头相伴而眠,象征着与自然的融合与永恒的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归隐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其从官场到田园的转变过程中的内心世界,以及对人生价值、精神追求和自然和谐的深刻思考。诗中蕴含的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经历的回顾,也有对当下生活的感悟,以及对未来归隐生活的期待,体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