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液波光临阙近,西山云气入帘低
明 · 金幼孜
日射天门乌乱啼,朝回祇在掖垣西。
玉堂视草回鸾驭,内苑看花散马蹄。
太液波光临阙近,西山云气入帘低。
欲知别后承恩好,时有天香满袖携。
玉堂视草回鸾驭,内苑看花散马蹄。
太液波光临阙近,西山云气入帘低。
欲知别后承恩好,时有天香满袖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宫廷生活的一幅生动画面。首句“日射天门乌乱啼”,以乌鸦的啼叫声衬托出皇宫的庄严与宁静,日光照射在天门上,营造出一种神圣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接着,“朝回祇在掖垣西”描述了官员们朝拜归来的情景,他们并未远离皇宫,而是停留在皇宫附近,体现了古代官场的严谨与秩序。
“玉堂视草回鸾驭,内苑看花散马蹄”两句,进一步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雅致。玉堂,即翰林院,是文人学士的聚集地;视草,指起草诏书,显示了文官的重要职责。鸾驭,象征皇帝的车驾,这里借指官员们的归途。内苑看花,散马蹄,则描绘了春天宫苑中赏花游玩的场景,充满了生机与欢乐。
“太液波光临阙近,西山云气入帘低”两句,将视线从地面转向天空,太液池的波光粼粼,仿佛与皇宫相接,而西山的云气则轻盈地飘入窗帘之间,营造了一种既宏伟又幽静的意境。
最后,“欲知别后承恩好,时有天香满袖携”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即使是在离别之后,也能感受到皇恩的温暖与香气,这种香气不仅是指字面意义上的香气,更象征着君主的恩泽与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代宫廷生活的繁华与庄重,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情味与自然之美,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