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断残年莫问天,吾侪何处不随缘
出处:《初夏杂兴六首 其三》
宋 · 陆游
自断残年莫问天,吾侪何处不随缘。
家贫却得身差健,夜短何妨昼熟眠。
未历名山采灵药,且从同社乐丰年。
卖丝粜麦偿逋负,犹有馀钱买钓船。
家贫却得身差健,夜短何妨昼熟眠。
未历名山采灵药,且从同社乐丰年。
卖丝粜麦偿逋负,犹有馀钱买钓船。
注释
自断:放弃。残年:晚年。
莫问天:不必问天意。
吾侪:我们这些人。
随缘:顺应命运。
家贫:家庭贫穷。
身差健:身体还算健康。
夜短:夜晚短暂。
昼熟眠:白天多休息。
名山:著名的山川。
采灵药:寻找仙药。
同社:乡社。
乐丰年:享受丰收的快乐。
卖丝粜麦:出售丝绸和粮食。
偿逋负:偿还债务。
馀钱:剩余的钱。
买钓船:购买钓鱼船。
翻译
不要再去追问苍天,我们的命运如何安排。虽然家境贫寒,但身体还算健康,夜晚短暂就让白天多休息。
还未遍游名山寻找仙药,暂且在乡社中享受丰收的喜悦。
出售丝绸和粮食以偿还债务,还有余钱可以买一艘小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初夏杂兴六首(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和自适心境。首句“自断残年莫问天”流露出诗人对晚年生活的自我了断,不再过多关注外界的忧虑;“吾侪何处不随缘”则强调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第二句“家贫却得身差健”,在贫穷中诗人反而感到身体状况尚佳,体现了他的乐观精神;“夜短何妨昼熟眠”进一步表达了他对生活节奏的自我调整,享受白天的宁静休息。接下来,“未历名山采灵药”暗示了诗人虽然未能实现访仙问道的理想,但并不遗憾,而是选择与乡邻共度丰年。
最后两句“卖丝粜麦偿逋负,犹有馀钱买钓船”,描绘了诗人虽有债务要偿还,但仍能保持简单生活,甚至还有余财购买钓鱼船,享受闲暇时光,展现了他豁达的生活智慧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琐事,展现出诗人面对生活的从容与满足,以及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