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无简书畏,自笑谁缚汝
出处:《喜天游二十一兄至亳社时同叔夏十六兄作》
宋 · 曾几
登高望南都,雉堞疑可数。
城中人不见,百里等燕楚。
我无简书畏,自笑谁缚汝。
东风送兄来,下马逼三鼓。
迎门闹儿童,罗拜欣欲舞。
花枝应亦喜,红幞已微吐。
聊为文字饮,一洗别离苦。
别离何足云,千载成仰俯。
要知静中趣,回视今孰愈。
焚香默自照,下此一转语。
铃阁老师兄,当为君去取。
城中人不见,百里等燕楚。
我无简书畏,自笑谁缚汝。
东风送兄来,下马逼三鼓。
迎门闹儿童,罗拜欣欲舞。
花枝应亦喜,红幞已微吐。
聊为文字饮,一洗别离苦。
别离何足云,千载成仰俯。
要知静中趣,回视今孰愈。
焚香默自照,下此一转语。
铃阁老师兄,当为君去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作品《喜天游二十一兄至亳社时同叔夏十六兄作》。诗中,诗人登高远眺,南都市区的城墙清晰可见,仿佛可以数得清楚雉堞。他感叹城中人烟稀少,即使相隔百里,也如同燕楚之隔般遥远。诗人自嘲没有书信往来,却因兄弟的到来而感到轻松,东风似乎特意将兄长送到,已是深夜三更。
迎接兄弟的场景热闹欢快,孩子们欢欣雀跃,连花枝似乎也为之欣喜,红蕊微露。诗人借此机会与兄弟共饮,以排解离别的愁苦。他认为,离别虽然令人伤感,但千百年后,人们依然会仰慕这样的亲情。在静谧中品味生活的乐趣,如今的相聚更为珍贵。最后,诗人向兄长许诺,将为他去取某物,表达出深深的兄弟情谊。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登高望远和兄弟团聚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语言质朴,情感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