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子岂不乐,其如兼善心
出处:《咏乐溪》
明 · 李梦阳
濯足荒溪口,延望大江浔。
石树环碧綵,泉潭生翠阴。
经亘涉清涟,沿洄登素岑。
日暮樵响绝,但闻山水音。
鸿雁遵渚飞,麋鹿聚空林。
而子岂不乐,其如兼善心。
石树环碧綵,泉潭生翠阴。
经亘涉清涟,沿洄登素岑。
日暮樵响绝,但闻山水音。
鸿雁遵渚飞,麋鹿聚空林。
而子岂不乐,其如兼善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漫步在荒溪与大江交汇处的自然景色中,他洗足于溪边,远眺江面,四周是青翠的石树和碧绿的泉水。诗人沿着清澈的涟漪前行,攀登洁白的山岭,享受着宁静的傍晚时光。樵夫砍柴的声音渐行渐远,只剩下山水的声音陪伴。他还观察到鸿雁在水边飞翔,麋鹿群集于空林,这些生动的画面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与生机。
然而,尽管眼前景象优美,诗人的心境却并未完全沉浸于欢乐之中,因为他心中还怀揣着兼济天下的善念。这种内心的矛盾和责任感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山水田园诗,更寓含了诗人对社会责任的深沉思考。李梦阳以细腻的笔触,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展现了明代文人既向往自然又不忘家国情怀的独特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