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天上孤云长独往,域中奇气此能图全文

天上孤云长独往,域中奇气此能图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双松足壮帝京色,可惜看松人已无。
天上孤云长独往,域中奇气此能图
翻风动日僵龙起,屈铁回枝衲臂枯。
暂洗尘沙一趺坐,沉泉悽怆上毡毹。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陈曾寿所作,名为《同苕雪游慈仁寺看双松》。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慈仁寺观赏两株苍劲挺拔的古松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松树的壮美与时间的流逝。

首句“双松足壮帝京色”,以“双松”开篇,赋予了这两株松树以帝王之气,它们仿佛是京城的守护者,增添了诗的气势。接着,“可惜看松人已无”一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天上孤云长独往,域中奇气此能图。”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松树的独立与独特,如同天上的孤云独自飘荡,又如域中独有的奇气,赋予了松树超凡脱俗的气质。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松树与孤云、奇气相提并论,突出了其独特的存在感。

“翻风动日僵龙起,屈铁回枝衲臂枯。”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松树在自然界的动态与静态之美。在狂风中,松树似乎化身为僵硬的巨龙,翻腾起舞;而在阳光下,它们的枝条弯曲回旋,如同僧侣的袈裟般枯萎,既展现了松树的坚韧生命力,也暗示了岁月的无情。

最后,“暂洗尘沙一趺坐,沉泉悽怆上毡毹。”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暂时远离尘世喧嚣,静坐于松下,感受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悲凉。这里的“沉泉悽怆”可能象征着内心的深邃与哀伤,而“上毡毹”则可能是诗人对这种宁静状态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双松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独特,更蕴含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人心之间深刻关系的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