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侑觞称上寿,玉楼撰记促妖符
出处:《挽秦举人》
明 · 钟芳
双亲淮水隔东吴,千里来娱望眼孤。
金缕侑觞称上寿,玉楼撰记促妖符。
香遗深院三秋桂,声咽平林半夜乌。
泉壤不须长抱恨,联翩绳武看群雏。
金缕侑觞称上寿,玉楼撰记促妖符。
香遗深院三秋桂,声咽平林半夜乌。
泉壤不须长抱恨,联翩绳武看群雏。
鉴赏
此诗《挽秦举人》由明代诗人钟芳所作,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悼与缅怀之情。诗中以“双亲淮水隔东吴”开篇,点明了友人与家乡的地理阻隔,以及与双亲的分离之痛。接下来,“千里来娱望眼孤”一句,描绘了友人远道而来,却只能面对孤独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离世的哀伤。
“金缕侑觞称上寿,玉楼撰记促妖符”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通过“金缕”、“侑觞”、“上寿”、“玉楼”、“撰记”等词语,既展现了友人生前的荣华与才华,也暗示了其生命的短暂与遗憾。这里的“妖符”可能是指友人留下的未完成之作或遗愿,诗人通过“促妖符”的描述,表达了对友人未竟事业的惋惜和对其精神追求的敬仰。
“香遗深院三秋桂,声咽平林半夜乌”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哀婉的氛围。桂花的香气在深院中飘散,象征着友人的美德与才华如同花香一般永存;而半夜乌鸦的叫声,则是深夜寂静中的哀鸣,寓意着友人的离去给周围世界带来的悲痛与寂寥。
最后,“泉壤不须长抱恨,联翩绳武看群雏”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一种超脱与慰藉。诗人认为逝者不必长久地怀恨于心,因为后辈们会继承其遗志,继续前行,就像友人虽然已逝,但其精神和事业将通过后代得以延续。这种对未来希望的寄托,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与对友人精神遗产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与对其精神遗产的传承之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