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使毫端吐舍利,一蒙山顶属君家
明 · 王世贞
玉堂润笔元无价,珍重吴兴祇换茶。
但使毫端吐舍利,一蒙山顶属君家。
但使毫端吐舍利,一蒙山顶属君家。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对赵承旨为恭阇黎写经完毕后,以诗请求茶叶真迹的回应。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首句“玉堂润笔元无价”,以“玉堂”比喻高雅的文人雅士的居所,润笔则指文人挥洒笔墨时的动作,这里形容赵承旨的书法或绘画技艺高超,如同玉堂中的润笔,价值连城,无法用金钱衡量。这句诗赞美了赵承旨艺术成就之高。
次句“珍重吴兴祇换茶”,“吴兴”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借指珍贵的物品或艺术品。诗人说,他珍视这些艺术品,愿意用它们来换取赵承旨的茶叶。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赵承旨作品的欣赏,也暗示了赵承旨的茶叶同样具有极高的价值。
第三句“但使毫端吐舍利”,“毫端”指的是笔尖,这里用来形容赵承旨的笔触。诗人说,只要赵承旨的笔触能像佛家的舍利子一样散发出光芒,那么他的茶叶就足以成为赵承之所珍视之物。这里巧妙地将佛教文化与艺术创作联系起来,表达了对赵承旨艺术成就的高度认可。
最后一句“一蒙山顶属君家”,“蒙山”是中国四川的一座山,这里可能是指一种特定的茶叶产地。诗人说,如果赵承旨愿意,他可以将蒙山的顶级茶叶赠予赵承旨,以此作为对赵承旨艺术才华的回报。这句话既是对赵承旨的尊重,也是对赵承旨艺术成就的一种肯定。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赵承旨艺术才华的赞赏以及对茶叶价值的认可,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与赵承旨之间深厚的艺术交流与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