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衣夜向晨,铙鼓何喧呼
出处:《读白诗效其体 其三》
宋 · 方岳
左耳听比邻,哀哀哭其夫。
家破肉未寒,欲与死者俱。
右耳听嫠妇,呱呱哀其雏。
夫亡仅一女,不自禁毒痡。
揽衣夜向晨,铙鼓何喧呼。
谁何过丧车,送骨荒山隅。
中年自多感,人世何所娱。
闻见又如此,坐叹岁月徂。
明朝计安出,痛饮真良图。
家破肉未寒,欲与死者俱。
右耳听嫠妇,呱呱哀其雏。
夫亡仅一女,不自禁毒痡。
揽衣夜向晨,铙鼓何喧呼。
谁何过丧车,送骨荒山隅。
中年自多感,人世何所娱。
闻见又如此,坐叹岁月徂。
明朝计安出,痛饮真良图。
注释
左耳:倾听。哀哀:悲伤地。
夫:丈夫。
家破:家庭破裂。
肉未寒:尸骨尚温。
俱:一起。
右耳:倾听。
嫠妇:寡妇。
雏:婴儿。
夫亡:丈夫去世。
仅:只有。
禁毒痡:独自承受痛苦。
揽衣:披衣。
夜向晨:整夜到天明。
铙鼓:战鼓。
何喧呼:为何喧闹。
丧车:丧葬车。
荒山隅:荒山边。
中年自多感:中年人多感慨。
何所娱:何处寻乐。
闻见:所见所闻。
岁月徂:岁月流逝。
明朝:明天。
计安出:有何打算。
良图:好办法。
翻译
左耳倾听邻居的哭声,悲痛地悼念她的丈夫。家庭破碎尸骨尚温,她想随亡者而去。
右耳听见寡妇的婴儿啼哭,哀伤无助。
丈夫已逝,只剩下一个女儿,她无法独自承受痛苦。
整夜披衣直到天明,战鼓声为何如此喧闹?
是谁路过丧车,将骨灰送往荒山之侧。
中年时分感触颇多,人生何处寻欢愉。
眼前景象令人叹息,岁月匆匆流逝。
明日该有何打算,痛饮或许能暂时忘忧。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宋代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读白诗效其体(其三)》。诗人在此通过对比邻和嫠妇的遭遇,表达了对生命无常、人世困苦的深刻感悟。
左耳听比邻哀哀哭其夫,是描绘一位新寡妇的情景,她家中刚发生不幸,丈夫去世,肉还未冷,心中充满了与亡夫共赴黄泉的愿望。右耳听嫠妇呱呱哀其雏,则是另一位失去了丈夫、只剩下一个女儿的妇人,她在悲痛之余,不禁对生活中的种种苦难感到绝望。
揽衣夜向晨,铙鼓何喧呼,是诗人夜晚披衣而坐,听着外面传来的战鼓声响,心中充满了对未来命运的忧虑。谁何过丧车,送骨荒山隅,则是对逝者生前遭遇的哀叹,他们的遗骨被送往荒凉的山野。
中年自多感,人世何所娱,是诗人在经历了种种悲欢离合之后,对人生的无常和苦难有了更深的体会。闻见又如此,坐叹岁月徂,则是诗人面对周围发生的一切,不禁发出长叹,感慨时光易逝。
最后两句“明朝计安出,痛饮真良图”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某种理想境界的向往,他决定在明天一早出去寻找心中的平静,而今晚则是痛饮,以抒发内心的忧伤。
这首诗通过对比邻和嫠妇的悲惨遭遇,展现了人生无常、苦难连绵的主题,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