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堂夜饮杯何迟,裙屐少年各赠诗
出处:《折杨柳词为翁吉卿司马作》
清 · 曹俊
石藓河梁女萝碧,生小深闺苦离别。
柳丝摇曳不可攀,忽忽行期又今夕。
中堂夜饮杯何迟,裙屐少年各赠诗。
一诗一叠更一转,更转更阑人不管。
送郎郎醉不得醒,唤郎郎睡不肯应。
笼灯舟子促郎发,背立窗下鸡齐鸣。
柳丝摇曳不可攀,忽忽行期又今夕。
中堂夜饮杯何迟,裙屐少年各赠诗。
一诗一叠更一转,更转更阑人不管。
送郎郎醉不得醒,唤郎郎睡不肯应。
笼灯舟子促郎发,背立窗下鸡齐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离别之际的复杂心情与场景,充满了深情与哀愁。诗中的“石藓河梁女萝碧”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暗示了女子所处环境的特殊与内心的孤独。接着,“生小深闺苦离别”直接点明了主题——离别之苦,将读者引入到女子的情感世界。
“柳丝摇曳不可攀,忽忽行期又今夕”,这两句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如摇曳的柳丝,不仅渲染了离别的氛围,也暗示了时间的紧迫和女子内心的挣扎。紧接着,“中堂夜饮杯何迟,裙屐少年各赠诗”描绘了女子在离别前的最后相聚,通过宴会和赠诗的形式,展现了她与朋友们的深厚情谊,同时也预示着即将来临的分别。
“一诗一叠更一转,更转更阑人不管”则进一步展示了宴会的热烈与情感的深沉,通过不断交换的诗句,加深了彼此间的感情,但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不可避免。最后,“送郎郎醉不得醒,唤郎郎睡不肯应”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描绘女子在送别时的醉酒与不眠,表现了她对离别的不舍与痛苦。
“笼灯舟子促郎发,背立窗下鸡齐鸣”以送别时的场景结束全诗,通过舟子催促与鸡鸣声的描写,既突出了离别的紧迫感,也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到来,意味着离别的最终完成。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离别之痛与人间深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