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死存三纲,寸心良不负
出处:《题陆文节父子手札卷子》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呜呼辛亥秋,亡国古未有。
列圣磐石基,毁坏翻覆手。
坚冰固有渐,绳绝值其纽。
戊戌伤天伦,庚子困黔首。
巨猾乘其间,国柄窃已久。
行贿乱官常,舆台被章绶。
封疆无重臣,变起谁为守。
邪说煽庠序,嘉苗化稂莠。
国防易新军,隐患伏腋肘。
枭狐羽翼成,虽智莫善后。
到官猝出柙,舍死惟降走。
堂堂文烈公,骂贼血濡口。
一门殉忠孝,大节同不朽。
触愤视遗墨,哀今往谁咎。
一死存三纲,寸心良不负。
偷生竟何成,泚笔馀愧忸。
列圣磐石基,毁坏翻覆手。
坚冰固有渐,绳绝值其纽。
戊戌伤天伦,庚子困黔首。
巨猾乘其间,国柄窃已久。
行贿乱官常,舆台被章绶。
封疆无重臣,变起谁为守。
邪说煽庠序,嘉苗化稂莠。
国防易新军,隐患伏腋肘。
枭狐羽翼成,虽智莫善后。
到官猝出柙,舍死惟降走。
堂堂文烈公,骂贼血濡口。
一门殉忠孝,大节同不朽。
触愤视遗墨,哀今往谁咎。
一死存三纲,寸心良不负。
偷生竟何成,泚笔馀愧忸。
鉴赏
这首诗《题陆文节父子手札卷子》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通过对陆文节及其儿子手札的描绘,表达了对辛亥革命前后国家动荡、社会变革的深刻感慨。
诗中首先感叹辛亥革命的悲壮与复杂,指出列圣奠定的基石被颠覆,政权更迭如同坚冰融化,绳索断裂。接着,诗人回顾了戊戌变法的失败和庚子事变给民众带来的苦难,揭示了奸佞当道、政治腐败的现实。他指出,国防力量的削弱和军队的混乱埋下了隐患,而邪恶言论在教育界蔓延,使得原本的良苗变成了莠草。
诗人进一步分析了国家权力的流失,地方官员的腐败,以及军事改革的不足,暗示了国家危机的根源。他形象地描述了奸佞势力的崛起,即使有智慧之人也无法妥善应对。随后,诗人通过“到官猝出柙”这一比喻,描绘了官员们在危机面前的仓皇失措,最终选择逃避责任。
诗中特别赞扬了陆文节公的英勇行为,他在面对贼寇时,不仅骂贼至死,还与家人一同殉节,展现了忠孝大节。诗人通过“一门殉忠孝,大节同不朽”表达了对陆氏家族高尚品德的敬仰。最后,诗人反思了个人在国家危难时刻的选择,表达了对苟且偷生者的谴责和对自己未能像陆文节那样坚守节操的愧疚。
整首诗以深沉的笔触,展现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物精神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责任的深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