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兄为学众人知,小弟文章亦自奇
出处:《寄阙下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
宋 · 王安石
父兄为学众人知,小弟文章亦自奇。
家势到今宜有后,士才如此岂无时。
久闻阳羡溪山好,颇与渊明性分宜。
但愿一门皆贵仕,时将车马过茆茨。
家势到今宜有后,士才如此岂无时。
久闻阳羡溪山好,颇与渊明性分宜。
但愿一门皆贵仕,时将车马过茆茨。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父兄:父亲和兄长。为学:勤奋学习。
众人知:人所共知。
小弟:弟弟。
文章:文章。
自奇:独特出色。
家势:家族声望。
宜:应该。
后:后续。
士才:人才。
岂无时:怎能没有机会。
阳羡溪山:阳羡的山水。
好:优美。
渊明:陶渊明。
性分:性情。
宜:适合。
一门:全家。
皆:都。
贵仕:贵人。
车马:驾车马。
茆茨:简陋的茅屋。
翻译
父亲和兄长勤奋好学人共知,弟弟的文章也自成一格非常奇特。家族的名声至今应有后续,这样的人才怎会没有出头之日。
长久以来听说阳羡的山水优美,很适合陶渊明那样的性情。
只希望全家都能出贵人,时常驾车马经过那简陋的茅屋。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诗人通过表达个人对于学业成就和家族地位的自信,同时也流露出对兄弟共同进步和家族荣耀的美好愿景。
“父兄为学众人知,小弟文章亦自奇。” 这两句表明诗人的父亲、哥哥们在学术上都有所建树,备受世人瞩目,而自己虽然年幼,也已经展现出了不凡的文学才华,显示了其独特之处。
“家势到今宜有后,士才如此岂无时。” 这两句强调家族势力和学术才能应当延续下去,并且认为以诗人本身的才华,未来定能找到适当的时机实现个人的价值。
“久闻阳羡溪山好,颇与渊明性分宜。” 这里提到的“阳羡溪山”是指王安石家乡江苏金陵(今南京)附近的风景名胜。诗人通过这个地点表达自己与古代文学巨匠庄子(又称渊明)的性格相投,暗示了个人对于自然和文化传承的深厚情感。
“但愿一门皆贵仕,时将车马过茆茨。”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家族成员都能得到尊荣和官职的美好祝愿。这里的“贵仕”指的是获得高贵的地位和官职,“车马过茆茨”则是形容达官显贵、门庭若市的繁华景象。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王安石个人的学术自信和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于家族地位与个人前程的积极期待。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喜悦之情,以及对文化传统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