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斋夜坐搜雪句,两手龟坼霜须折
刘郎去后谁复来,花下有人心断绝。
东斋夜坐搜雪句,两手龟坼霜须折。
无情岂亦畏嘲弄,穿帘入户吹灯灭。
纷纷儿女争所似,碧海长鲸君未掣。
朝来云汉接天流,顾我小诗如点缬。
欧阳、赵、陈在户外,急扫中庭铺木屑。
交游虽似雪柏坚,聚散行作风花瞥。
晴光融作一尺泥,归有何事真无说。
泥乾路稳放君去,莫倚马蹄如踣铁。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充分展现了作者对雪景的深情描绘和独特的情感体验。开篇“万松岭上黄千叶,载酒年年踏松雪”两句,以宏阔的画面设定了诗歌的基调,万松岭上的黄叶与积雪交织,年年载酒踏雪,既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山林冬景,也流露出作者对自然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紧接着“刘郎去后谁复来,花下有人心断绝”两句,诗人借用历史人物刘郎的离去,表达了自己对于友情、美好事物逝去后的无限感慨和内心的割裂感。这里的“刘郎”可能是对某种理想或美好的象征,而“花下有人”则暗示着作者在这静谧的雪景中独自沉思,心中充满了对逝去事物的怀念和不舍。
接下来的“东斋夜坐搜雪句,两手龟坼霜须折”描述了诗人在东斋中夜以继日地寻找着雪景中的佳句,同时也描绘了一幅诗人专注于写作、对待文字的认真态度。两手持笔在寒冷中书写,霜冻须折,是对诗人坚守文学理想的生动刻画。
“无情岂亦畏嘲弄,穿帘入户吹灯灭”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中没有情感的东西(如雪)可能也会轻视甚至破坏人类的情感世界。穿帘入户吹灯灭,是对这种无情力量的一种写实,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某种哀愁和无奈。
“纷纷儿女争所似,碧海长鲸君未掣”两句,则是诗人在雪景中寻找着美好事物,但又感到自己尚未能触及或捕捉到那些美好的东西。这里的“碧海长鲸”可能象征着远大的理想和追求,而“君未掣”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能力不足的自知之明。
“朝来云汉接天流,顾我小诗如点缬”两句中,诗人以壮丽的云景比喻自己的诗作,如同天上的云朵与地面相连,将个人的小诗放在宏大的自然背景下思考,既有自谦之意,也表达了对个体创作在宇宙间位置的深刻认识。
“欧阳、赵、陈在户外,急扫中庭铺木屑”则描绘了一幅朋友相聚的温馨画面。这里的“欧阳、赵、陈”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道中人,在户外急忙地扫雪铺设木屑,为的是让诗人能安全平稳地行走,体现了朋友间的情谊和关怀。
“交游虽似雪柏坚,聚散行作风花瞥”两句中,“交游”指的可能是诗人的友情和社交生活,而“雪柏坚”则象征着坚固不易动摇的友谊。这里的“聚散行作风花瞥”则表达了朋友之间即使在变换无常的人生旅途中,也能以文学作品记录下美好的瞬间。
“晴光融作一尺泥,归有何事真无说”两句,则是在雪后初晴的景象中,诗人感慨于往昔之事。晴光溶解了积雪变成了一尺泥水,而“归有何事真无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事物的回忆和留恋,以及对于无法言说的复杂情感。
最后,“泥乾路稳放君去,莫倚马蹄如踣铁”两句,是对朋友离别时的关切和叮咛。诗人希望朋友能够在泥泞的道路上平稳行走,不要靠近马蹄,以免像踣铁一样受到伤害。这不仅是对朋友身体安全的担忧,也是对友情深厚的体现。
整首诗通过雪景和个人生活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苏轼对于自然、友情、文学以及生命中美好事物的深刻理解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