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何时万顷沧波去,乞我扁舟自在閒全文

何时万顷沧波去,乞我扁舟自在閒

宋 · 李壁
景色随生指顾间,踏翻香雪弄潺潺。
奏编谁上三千牍,宝带争拖十二环。
有底穷愁惟甔石,无多远意但盆山。
何时万顷沧波去,乞我扁舟自在閒

注释

景色:周围的自然风光。
生:生动。
指顾:随意观看。
香雪:带有香气的雪。
潺潺:流水声。
奏编:演奏编曲。
三千牍:形容丰富的内容或乐章。
宝带:贵重的腰带,象征华丽。
拖:展示。
十二环:腰带上的环扣,代表华美。
有底:究竟有多少。
穷愁:困苦愁苦。
甔石:粗陋的食物,代指贫困。
盆山:小山,比喻眼前的小目标。
万顷:形容广大。
沧波:苍茫的水面。
扁舟:小船。
自在閒:自由自在,闲适。

翻译

眼前的景色变化无穷,随意欣赏,脚下踏过的是香气四溢的白雪,溪水潺潺作响。
谁能演奏出这如三千卷书般丰富的乐章,华丽的腰带竞相展示着十二个环扣的华美。
面对困苦,我只有粗陋的饮食,没有太多的远方之志,只愿有座小山在眼前。
何时能远离这广阔无垠的忧郁水面,换取一艘小船,自由自在地漂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自在逍遥的意境。开篇"景色随生指顾间,踏翻香雪弄潺潺"两句,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种如同游历仙境般的情景,其中“指顾”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随意欣赏,而“踏翻香雪”则给人以一种超凡脱俗之感,似乎诗人正踏在细碎而洁白的雪花中,与自然融为一体。

接着"奏编谁上三千牍,宝带争拖十二环"两句,以古代乐器和珍贵的饰物作比,展示了诗人内心的丰富与高尚。这里的“三千牍”可能指的是无尽的篇章或音乐,而“十二环”的“宝带”则象征着辉煌华丽的生活。

中间"有底穷愁惟甔石,无多远意但盆山"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尽管外界可能有无尽的忧虑和困顿,但诗人却以“甔石”自喻,保持着一颗宁静的心,也只将目光停留在近处的山峰上。

最后"何时万顷沧波去,乞我扁舟自在閒"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于未来的一种期待和向往。这里的“万顷沧波”象征着广阔无垠的大海,而“扁舟”则是那简单朴素的小船,诗人渴望乘坐这小舟,在茫茫大海中找到自己的自由空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在与超脱尘世的一种向往。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