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操几杖候安否,宜遣音书问若何
出处:《寄胡仲连三丈》
宋 · 陈长方
吴中耆旧固无多,底事年来病作魔。
无妄那知能召疾,蹈仁谁谓反伤和。
阻操几杖候安否,宜遣音书问若何。
不药行将致康复,铜人公可手摩挲。
无妄那知能召疾,蹈仁谁谓反伤和。
阻操几杖候安否,宜遣音书问若何。
不药行将致康复,铜人公可手摩挲。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耆旧:年长而有威望的人。固:本来。
底事:为何,什么原因。
病作魔:疾病成为困扰。
无妄:没有预料到的事情。
召疾:招致疾病。
蹈仁:实行仁德。
反伤和:反而伤害和谐。
阻操:行动不便。
几杖:拐杖。
候安否:询问是否安好。
宜:应当。
若何:怎么样。
不药:不用药物。
致康复:使恢复健康。
铜人公:铜人雕像,这里可能指代医生或吉祥物。
手摩挲:亲手抚摸,祈求康复。
翻译
苏州的老人们本来就寥寥无几,为何近年来疾病成了他们的困扰。无缘无故怎么会招来病痛,遵循仁德怎么会反而伤害和谐。
他倚着拐杖询问你的安康,应该寄信去问问你怎么样。
不用药物治疗,自然就会恢复健康,铜人雕像仿佛可以亲手触摸以祈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长方写给友人胡仲连的,表达了对胡仲连身体状况的关心和对康复的期待。首句“吴中耆旧固无多”感慨吴中的老朋友已经不多,接着“底事年来病作魔”询问友人近年来为何频繁生病,显得关切而忧虑。诗人认为疾病可能源于过度忧虑或行为不合仁道,“无妄那知能召疾,蹈仁谁谓反伤和”,暗示疾病可能是由于精神压力或行为偏差所致。
“阻操几杖候安否”描绘出诗人自己在等待消息,关心友人的病情,甚至想象自己拄杖前去探望。“宜遣音书问若何”建议友人应该及时通信告知病情进展,以便给予帮助。最后两句“不药行将致康复,铜人公可手摩挲”寓意友人无需药物治疗,只要调整心态,疾病自会好转,甚至可以像抚摸铜人那样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力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寓含了对健康生活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