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不伏我,我则处处说
出处:《诗偈 其九十三》
唐 · 庞蕴
此个一群贼,生生欺主人。
即今识汝也,不共汝相亲。
你若不伏我,我则处处说。
教人总识汝,遣汝行路绝。
你若能伏我,我亦不分别。
共汝同一身,永离于生灭。
即今识汝也,不共汝相亲。
你若不伏我,我则处处说。
教人总识汝,遣汝行路绝。
你若能伏我,我亦不分别。
共汝同一身,永离于生灭。
注释
贼:指作恶的人。主人:可能指家庭主人或领主。
识:认识,认清。
伏:服从,顺从。
说:宣扬,讲述。
绝:断绝,无处可去。
永离:永远离开,永远脱离。
翻译
这群贼人,不断地欺负主人。如今我已经认清了你,不再与你亲近。
如果你不服从我,我就到处宣扬你的事。
让大家都了解你,让你无处可去。
如果你能顺从我,我也不会区别对待。
我们共享同一个身份,永远远离生死轮回。
鉴赏
这首诗歌辞简洁有力,通过对比和反复强调了主体与他者之间的关系。开篇“此个一群贼,生生欺主人”直白地揭示了一种背信弃义的情形,"即今识汝也,不共汝相亲"则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断然拒绝和保持距离。在接下来的两句“我若不伏我,我则处处说。教人总识汝,遣汝行路绝”中,诗人以坚定的口吻宣告,如果对方不肯臣服,就会四处揭露其真面目,使其彻底失去立足之地。
然而,紧接着“你若能伏我,我亦不分别。共汝同一身,永离于生灭”则展现了一种宽容和融合的态度,一旦对方能够臣服,就会抛开一切差别,与其合为一体,共同达到一种超脱世间生死轮回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立面的设置,强调了主体的坚定立场与包容心态,同时也反映出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