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重译兮致越裳,德泽加兮仁风翔
雉朝飞兮下公堂,时饮啄兮来山梁。
驯柏台兮扰车傍,性耿介兮体文章。
无重译兮致越裳,德泽加兮仁风翔。
嘉瑞荐兮贶穹苍,公辅政兮帝道昌。
驯柏台兮扰车傍,性耿介兮体文章。
无重译兮致越裳,德泽加兮仁风翔。
嘉瑞荐兮贶穹苍,公辅政兮帝道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雉鸡在李公堂前的异常行为,展现了其驯顺与华丽的羽毛,象征着治世文明的景象和异类驯服的符号。诗中通过雉鸡的活动,隐喻了李公的德行和政绩对社会的正面影响,以及其带来的祥瑞与文明进步。
诗的开头“雉朝飞兮下公堂”,以雉鸡清晨飞至公堂,暗示李公的德行吸引四方之物,形象生动。接着“时饮啄兮来山梁”,描述雉鸡在适当的时候前来山梁觅食,表现其自然和谐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暗喻李公治理下的百姓生活安定。
“驯柏台兮扰车傍”一句,进一步描绘雉鸡在柏树台旁悠闲地活动,甚至接近车辆,表现出其与人类的和谐相处,象征李公的仁政深入人心。接下来“性耿介兮体文章”,赞美雉鸡性格刚正不阿,身体展现出美丽的花纹,以此比喻李公的高尚品德和卓然的政绩。
“无重译兮致越裳,德泽加兮仁风翔”两句,表达了李公的德行无需通过层层转达就能达到远方,其仁爱之风广泛传播,彰显出李公的影响力和道德感召力。
“嘉瑞荐兮贶穹苍,公辅政兮帝道昌”则指出李公的政绩带来了吉祥的征兆,上达天庭,使得国家的帝王之道得以昌盛,强调了李公在政治上的贡献和对国家繁荣的推动作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雉鸡这一意象,巧妙地将自然界的生物与人的行为联系起来,寓意深刻,既赞美了李公的德行和政绩,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和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