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何须抵死忧身外,万事无如醉作乡全文

何须抵死忧身外,万事无如醉作乡

出处:《草堂杂兴十首
明 · 董纪
我亦西郊有草堂,梅花纸帐竹筐床。
茅柴味薄葱椒烈,榾柮烟消芋栗香。
为着残棋知胜负,因观通鉴识兴亡。
何须抵死忧身外,万事无如醉作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展现了诗人草堂生活的闲适与淡泊。首句“我亦西郊有草堂”,开门见山地介绍了诗人的居住环境,一个位于西郊的简朴草堂,透露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之感。接着,“梅花纸帐竹筐床”一句,通过梅花、纸帐和竹筐床这些意象,不仅渲染了草堂的清雅氛围,也暗示了诗人的高洁情操。

“茅柴味薄葱椒烈,榾柮烟消芋栗香”两句,通过对比,生动地描绘了草堂内生活的简单与质朴。茅柴煮食,虽味不浓烈,却有葱椒的辛辣提味;榾柮(干木头)燃烧后,芋栗的香气四溢,营造出一种温馨而自然的氛围。这种生活状态,既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的淡然态度,也流露出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为着残棋知胜负,因观通鉴识兴亡”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在草堂中,诗人或许会与友人对弈一局残棋,享受那份静谧的乐趣,同时也能从棋局中领悟到人生的胜败之道。而“因观通鉴识兴亡”,则表明他通过阅读《资治通鉴》这样的历史书籍,洞察历史的兴衰更替,从中汲取智慧与教诲。

最后,“何须抵死忧身外,万事无如醉作乡”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超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他认为,不必过于忧虑外界的得失,人生的意义或许就在这一份简朴的生活之中,甚至在某种程度上,醉心于这样的生活,便是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草堂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崇尚自然、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历史的深思与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