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未断霓裳舞,胡兵直指隳神都
出处:《春风引》
宋 · 曹勋
忆昔上国宣和初,时平比屋驩唐虞。
天王恺乐纵游豫,翔风和气凌天衢。
苍龙颁春动时辂,晴光彩错明金铺。
扶晨官师会朝请,杂沓剑佩诸侯趋。
仗移走马退东掖,阗阗车骑喧传呼。
笙箫合沓送歌酒,游人买笑捐金珠。
太平一百六十载,四夷面内无征诛。
歌声未断霓裳舞,胡兵直指隳神都。
苍茫万乘扣军垒,六龙不御惊镤?。
阴虹当天变白昼,中原化作羊犬区。
黄旗悠悠渡江汉,百僚窜伏天一隅。
南极三吴北燕蓟,西秦东鲁残羌胡。
至今甲历遍三四,生民散尽悲巢乌。
我每思家限淮水,摇摇心与飞云孤。
江城春风涨白浪,鸡声可数屋可踰。
兵缠九宇无花木,憔悴春风空绿芜。
天王恺乐纵游豫,翔风和气凌天衢。
苍龙颁春动时辂,晴光彩错明金铺。
扶晨官师会朝请,杂沓剑佩诸侯趋。
仗移走马退东掖,阗阗车骑喧传呼。
笙箫合沓送歌酒,游人买笑捐金珠。
太平一百六十载,四夷面内无征诛。
歌声未断霓裳舞,胡兵直指隳神都。
苍茫万乘扣军垒,六龙不御惊镤?。
阴虹当天变白昼,中原化作羊犬区。
黄旗悠悠渡江汉,百僚窜伏天一隅。
南极三吴北燕蓟,西秦东鲁残羌胡。
至今甲历遍三四,生民散尽悲巢乌。
我每思家限淮水,摇摇心与飞云孤。
江城春风涨白浪,鸡声可数屋可踰。
兵缠九宇无花木,憔悴春风空绿芜。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上国:京都。驩唐虞:欢乐如唐虞时期。
游豫:游乐。
凌天衢:弥漫天空。
时辂:皇帝的春游车驾。
金铺:装饰有金饰的宫殿。
朝请:朝见皇帝。
杂沓:纷乱。
东掖:皇宫东侧。
阗阗:人声嘈杂。
金珠:贵重物品,象征财富。
四夷:四方异族。
隳神都:攻破神都。
阴虹:战争中的阴霾。
羊犬区:比喻被奴役的境地。
黄旗:代指皇家军队。
百僚:百官。
甲历:战争岁月。
巢乌:比喻流离失所的人。
淮水:河流名,此处指作者家乡。
江城:长江边的城市。
九宇:九州,古代中国地域划分。
绿芜:荒草。
翻译
回忆起当初在宣和年间,天下安定如唐虞盛世。天子快乐地游乐,祥和之风吹拂京城道路。
皇帝出行,春色满园,金饰熠熠生辉。
官员们整齐列队,诸侯们佩剑簇拥而来。
仪仗队退去,车马喧闹,歌舞欢宴不断。
人们以金珠换笑声,庆祝太平盛世。
一百六十多年无战事,四方安宁。
歌舞升平中,突遭外敌入侵,神都沦陷。
皇权动荡,大军围城,龙驾震惊。
战争改变一切,白天变黑夜,百姓沦为奴仆。
朝廷逃往江南,官员们避难,各地沦陷。
战乱持续,人民流离失所,家园荒芜。
我常思念家乡淮水边,心情孤独如浮云。
江城春风吹过,白浪翻滚,鸡鸣声清晰可闻。
战乱之下,九域荒凉,连花木也憔悴。
春风空自吹过荒芜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曹勋的《春风引》,描绘了北宋宣和初年繁荣景象与后来战乱的鲜明对比。开篇回忆宣和初年的盛世,百姓安居乐业,如同唐虞时代的欢乐。天子游乐,春风吹拂,气象万千。然而,随着歌舞升平的消逝,胡兵入侵,繁华神都瞬间崩溃,皇室仓皇出逃,中原大地陷入混乱。诗人以“黄旗悠悠”象征战乱,百官流离失所,连春风也显得凄凉,草木凋零。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个人的孤独感,以及战乱带来的家园荒芜和人民流离之苦。整首诗通过强烈的对比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历史兴衰的沉痛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