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何用赏,霜落故园芜
出处:《寻张五回夜园作》
唐 · 孟浩然
闻就庞公隐,移居近洞湖。
兴来林是竹,归卧谷名愚。
挂席樵风便,开轩琴月孤。
岁寒何用赏,霜落故园芜。
兴来林是竹,归卧谷名愚。
挂席樵风便,开轩琴月孤。
岁寒何用赏,霜落故园芜。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庞公:东汉时期的隐士庞德公。洞湖:虚构或实际存在的湖泊,可能象征隐居之地。
竹:象征高洁品格。
樵风:顺风砍柴,形容生活简朴。
琴月:夜晚弹琴赏月,表达闲适生活。
岁寒:寒冬时节。
故园:家乡。
芜:荒芜,形容园子无人打理。
翻译
听说庞公选择了隐居,他搬迁到了靠近洞湖的地方。兴致来时,四周都是翠竹围绕,回到家中,山谷的名字叫愚谷。
挂着渔网,顺风砍柴十分便利,打开窗户,只有琴声和月光相伴。
寒冬时节无需赏景,因为故乡的园子已经杂草丛生,霜降后更加荒芜。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亏的《寻张五回夜园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隐逸情怀和对朋友的思念。
"闻就庞公隐,移居近洞湖。兴来林是竹,归卧谷名愚。" 这几句写出了诗人因听说庞公隐居而决定搬到一个靠近洞府与湖泊的地方居住,这里的景色是以林中的竹子为主,而夜晚则是在山谷中安歇,以此自喻其清高无为的品格。
"挂席樵风便,开轩琴月孤。"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界中寻找灵感和享受宁静时光的情景。他们或是在林间悬挂席子乘风,或是推开车窗独赏月光,伴随着琴声,体会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孤寂之美。
"岁寒何用赏,霜落故园芜。"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在严冬时分对往昔风景的感慨。岁月流转,无需特别去欣赏自然中的美丽,而是在严寒中,回想起过去常游之地如今已被霜雪覆盖,这些都是时间流逝后留下的痕迹。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和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季节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自在悠然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