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龙战任纷纷,葬身有地安如堵
出处:《题谢颂臣夫子科山生圹》
清末民国初 · 傅锡祺
人情无论生与死,总求栖身得宁宇。
廿纪风潮捲地来,大陆茫茫几净土。
先生择地不辞劳,远探禹域东南部。
倦游买棹还故乡,故乡好山不数睹。
此山形胜异群山,凿出神工与鬼斧。
山灵不屑界凡庸,留待高人来作主。
芟除荆棘筑生坟,孝思不匮仍依祖。
春秋辄率友人来,墓前歌诗醉清酤。
我愿胜会逐年开,亲见墓木堪作柱。
此地颇僻隔红尘,为山不深绝狼虎。
海天龙战任纷纷,葬身有地安如堵。
得所我为先生贺,得人我为科山诩。
科山鼎立甲溪北,埋没久与凡山伍。
曩昔往来类土番,不则牧童与樵父。
赏识自逢慧眼人,石壁题诗不知数。
不必新高万千尺,名并先生传万古。
廿纪风潮捲地来,大陆茫茫几净土。
先生择地不辞劳,远探禹域东南部。
倦游买棹还故乡,故乡好山不数睹。
此山形胜异群山,凿出神工与鬼斧。
山灵不屑界凡庸,留待高人来作主。
芟除荆棘筑生坟,孝思不匮仍依祖。
春秋辄率友人来,墓前歌诗醉清酤。
我愿胜会逐年开,亲见墓木堪作柱。
此地颇僻隔红尘,为山不深绝狼虎。
海天龙战任纷纷,葬身有地安如堵。
得所我为先生贺,得人我为科山诩。
科山鼎立甲溪北,埋没久与凡山伍。
曩昔往来类土番,不则牧童与樵父。
赏识自逢慧眼人,石壁题诗不知数。
不必新高万千尺,名并先生传万古。
鉴赏
这首诗《题谢颂臣夫子科山生圹》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傅锡祺所作,表达了对谢颂臣夫子选择科山作为安息之地的赞美与敬意。
诗中首先描绘了人世间无论生死,都追求安宁居所的情景,接着指出在20世纪的风潮中,大陆上已难觅净土。随后,诗人赞扬谢颂臣夫子远赴禹域东南部,精心选择科山作为归宿,展现了其不辞辛劳的精神。尽管倦于游历,他依然返回故乡,却未能多次目睹故乡的好山美景。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科山的独特之处,称其山形奇异,仿佛是神工鬼斧之作,山灵不愿被凡俗所界定,期待高人来此主宰。谢颂臣夫子在此地修建坟茔,寄托了对先人的孝思,并每年带领朋友前来祭扫,吟诗饮酒,表达哀思。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谢颂臣夫子的祝福,希望他能在科山得到安息,同时赞誉科山的地理位置偏僻,远离尘嚣,安全宁静。尽管外界纷扰不断,但在这里,谢颂臣夫子可以安心长眠。诗人还提到,科山将与谢颂臣夫子的名字一同流传万古,成为后世的纪念。
整首诗通过描绘科山的自然景观和谢颂臣夫子的选择,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体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