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帝归来城隍窜,手敕三通褒女冠
出处:《显应寺》
清 · 锡缜
今之显应寺,仍在黄村西。
此寺所原始,在明天顺时。
夺门酬功自亨軏,先是北征谏者谁。
上有邝野王直职事之百司,下有陕西吕氏之一尼。
其余公侯私属五十万,同为土木之溃师。
乾坤旋转辟复正,御妹有言君思之。
爰构梵宇跨林麓,嗣述尼功书之碑。
雨帝归来城隍窜,手敕三通褒女冠。
天地阴霾少保魂,山川金碧皇姑殿。
官家此举太无名,乃将梵嫂为邦媛。
若忆当年谏北征,何为追念王振刻木形。
自是裕陵辟亲爱,不以阻谏关重轻。
云窗雾阁华山女,青鸟傥自通丁宁,不者六军所驻妇孺惊。
尼也走匿且弗暇,敢为叩马之鲰生。
洎乎承宠七十载,檀施千万颁掖庭。
可怜一炬昆冈火,香界茫茫无限情。
此寺所原始,在明天顺时。
夺门酬功自亨軏,先是北征谏者谁。
上有邝野王直职事之百司,下有陕西吕氏之一尼。
其余公侯私属五十万,同为土木之溃师。
乾坤旋转辟复正,御妹有言君思之。
爰构梵宇跨林麓,嗣述尼功书之碑。
雨帝归来城隍窜,手敕三通褒女冠。
天地阴霾少保魂,山川金碧皇姑殿。
官家此举太无名,乃将梵嫂为邦媛。
若忆当年谏北征,何为追念王振刻木形。
自是裕陵辟亲爱,不以阻谏关重轻。
云窗雾阁华山女,青鸟傥自通丁宁,不者六军所驻妇孺惊。
尼也走匿且弗暇,敢为叩马之鲰生。
洎乎承宠七十载,檀施千万颁掖庭。
可怜一炬昆冈火,香界茫茫无限情。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锡缜的《显应寺》描绘了一座位于黄村西的古寺,其起源可追溯至明朝天顺年间。诗中提到寺的建立与明英宗夺门之变有关,表彰了当时的北征谏臣,如邝野王直和陕西吕氏尼姑,他们因反对土木之役而受到尊崇。寺庙的建造是为了纪念这些人的功绩,尤其是那位尼姑。
诗中还提及了雨帝归来的事件,以及对女性的赞扬,如御妹和女冠的褒奖。显应寺在风雨变迁中仍屹立,成为了一处神圣之地。然而,诗中也批评了官方将梵寺女子提升到不当地位的行为,暗示这种做法与当年反对北征的初衷相悖。
最后,诗人感叹显应寺的兴衰,曾经的繁华如今只剩下一片灰烬,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佛教信仰深沉的情感。整首诗通过叙事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反思,以及对佛教文化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