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甫经殊俗,离骚继雅风
长沙今贾傅,东海旧于公。
章甫经殊俗,离骚继雅风。
金闺文作字,玉匣气成虹。
翰墨时招侣,丹青夙在公。
主恩留左掖,人望积南宫。
巧拙循名异,浮沈顾位同。
九迁归上略,三已契愚衷。
责谢庭中吏,悲宽塞上翁。
楚材欣有适,燕石愧无功。
山晓重岚外,林春苦雾中。
雪花翻海鹤,波影倒江枫。
去札频逢信,回帆早挂空。
避贤方有日,非敢爱微躬。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桂岭:长满桂花的山岭,这里代指地方。湘流:湘江的水流。
贾傅:西汉贾谊,曾任长沙王太傅,此处以他比喻贤臣。
东海旧于公:东海的于公,古代有名的公正官员。
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这里指代礼教文化。
离骚:屈原的作品,代表高雅文学。
金闺:对朝廷文人的美称。
玉匣:比喻文人的才情。
翰墨:书法和文章。
丹青:绘画艺术。
左掖:古代官职,这里指朝廷。
南宫:代指尚书省,古代官署名。
责谢:辞官谢职。
塞上翁:边疆的老者,象征百姓。
楚材:楚国的人才,借指人才。
燕石:燕国的石头,比喻无用之物,这里诗人自谦。
重岚:重叠的山岚,形容山雾缭绕。
波影:水波的倒影。
去札:寄出的书信。
回帆:返回的船只,这里指离开。
翻译
桂花岭上的峭壁千层断裂,湘江水从这里一路畅通。如今的长沙有贾谊般的贤臣,东海边曾有过像于公那样的老臣。
穿着礼帽经过不同的风俗之地,继承《离骚》中的高尚风气。
朝廷文坛的华章如彩虹般绚丽,文人的气质凝聚成一股气势。
时常以翰墨邀请朋友,擅长绘画一直受人敬重。
皇恩留在左掖(指朝廷),人们的期望聚集在南宫(指朝廷)。
才能高低各有所名,沉浮官场但位置相同。
多次升迁归功于国家大计,多次退让符合我内心的想法。
辞别朝堂中的官吏,宽慰边塞的老翁。
楚国的人才得以施展,而我惭愧无功可言。
山外晨雾中显露出重重山岚,林间春日苦于浓雾之中。
雪花如同海鹤翻飞,波光倒映江边的枫树。
书信频繁传递消息,早早挂起帆准备离开。
避让贤能是我应有的态度,不敢只顾自身的安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湖南省内的生活和情感世界。开篇两句 "桂岭千崖断,湘流一派通" 描述了湖南的地理特征,桂岭与湘水相连,景色壮观。接着提到“长沙今贾傅,东海旧于公”表明诗人在官场上的变化和对往昔友人的怀念。
“章甫经殊俗,离骚继雅风”则是说到文学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章甫指的是古代著名辞赋《招魂》,而离骚则是楚辞之祖,其意在强调诗人对文学传统的尊崇和个人风格的形成。
“金闺文作字,玉匣气成虹”形容诗人的笔墨如同珍贵的文字,充满了高贵而神奇的气息。接下来的“翰墨时招侣,丹青夙在公”则表达了对书法和绘画艺术的喜爱以及与友人共同享受这些艺术带来愉悦。
诗中还提到“主恩留左掖,人望积南宫”,这是官场生活的一部分,反映了上下级之间的情谊及人们对高位者的期盼。紧接着,“巧拙循名异,浮沈顾位同”则是说诗人对才能与地位的思考,既有自知之明,也不忘关照他人的处境。
“九迁归上略,三已契愚衷”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和深邃,而“责谢庭中吏,悲宽塞上翁”则透露出对官场生活中的矛盾与不平之感。
最后,“楚材欣有适,燕石愧无功。山晓重岚外,林春苦雾中”表达了诗人对于才能未被充分发挥的遗憾以及在自然环境中的自我反思。而“雪花翻海鹤,波影倒江枫。去札频逢信,回帆早挂空”则是对远行和归来之间情感的抒写。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在官场生活中所体验到的种种情怀与对文学艺术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