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渔村有钓蓑,偶从簪弁失烟波
出处:《江州城楼晚望》
明 · 欧大任
家在渔村有钓蓑,偶从簪弁失烟波。
怀人书札春鸿早,作客江湖夜雨多。
匡岳千峰云不散,浔阳九派路如何。
五噫岂似关东去,回首中原一放歌。
怀人书札春鸿早,作客江湖夜雨多。
匡岳千峰云不散,浔阳九派路如何。
五噫岂似关东去,回首中原一放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站在江州城楼上,眺望远方时的复杂心情与深沉思绪。首联“家在渔村有钓蓑,偶从簪弁失烟波”以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从世俗官场回归自然生活的向往与无奈。诗人曾身着官服(簪弁),却失去了那份闲适自在的生活(失烟波),仿佛从繁华中跌入了宁静。
颔联“怀人书札春鸿早,作客江湖夜雨多”进一步深化情感,诗人思念远方的朋友,书信如同春天的鸿雁般早早寄出,而自己则常常在江湖上漂泊,夜晚的雨声更添了几分孤独与凄凉。这两句通过季节的变化和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情的渴望。
颈联“匡岳千峰云不散,浔阳九派路如何”转而描写自然景色,匡庐山(即庐山)的千峰云雾缭绕,难以散去,象征着诗人内心的迷惘与困惑。浔阳(今九江)的九条河流汇聚,道路似乎无尽,隐喻着人生的迷茫与探索。
尾联“五噫岂似关东去,回首中原一放歌”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思考。五噫之叹,原指汉武帝时期的一首讽刺诗,这里借以表达对过往岁月的怀念。诗人似乎在思考,是否像离开关东那样,彻底告别过去,面向未知的未来。最后,他选择放声歌唱,既是对过去的告别,也是对未来旅程的期待与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与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