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上弓旌降鹤书,戋戋璧帛贲乡闾
汉宫入奏贤臣颂,蜀道荣观驷马车。
谁谓诸侯老宾客,归来华发伴樵渔。
泮宫陈迹神游否,绛帐门生多石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弓旌:猎鹰或旗帜,表示和平使者。戋戋:形容数量少,微薄。
泮宫:古代学校,特指地方官学。
石渠:汉代宫廷藏书之处,借指学问渊博的人。
翻译
田垄之上,猎鹰展示降服的信物,象征和平,微薄的玉璧和丝帛赠予乡亲。朝廷接纳贤臣的颂歌,蜀地道路因显贵的到来而荣耀,骏马车轮滚滚。
谁曾想,昔日的诸侯宾客如今白发苍苍,回归田园,与樵夫渔夫为伍。
学府旧迹,是否还能神游其中?当年的弟子们,多已如石渠学者般学富五车。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廌的作品,名为《哀都官王申》。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诗人对逝去时代的怀念和对英雄人物的赞颂。
"垄上弓旌降鹤书,戋戋璧帛贲乡闾。"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边塞战备的景象,其中“垄上”指的是军事防御工事,“弓旌”是用来标志军队的旗帜,而“降鹤书”则隐含着战争即将爆发的紧张气氛。"戋戋"形容兵器或兵车的声音,"璧帛"和"贲乡闾"都是古代边塞城堡的设施,这里通过这些细节描写出了一种严肃而紧迫的军事气氛。
"汉宫入奏贤臣颂,蜀道荣观驷马车。" 这两句诗则转向了对过去英雄人物的赞美,其中“汉宫”指的是汉代的皇宫,“入奏贤臣颂”是说这些英雄被召入宫颁奖,“蜀道”指的是古蜀国之地,即今天的四川地区,“荣观驷马车”则是对当时军事行动的一种赞美,"驷马车"在这里象征着权力和威严。
"谁谓诸侯老宾客,归来华发伴樵渔。"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年华老去的感慨。“诸侯”指的是古代的封建领主,“老宾客”则是说这些曾经威武的将领如今也步入暮年。而“归来华发伴樵渔”则形容这些英雄退役后,头发已经花白,与普通樵夫渔民无异,这种对比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不再的感叹。
"泮宫陈迹神游否,绛帐门生多石渠。" 最后两句诗则是诗人在描述一处古老废墟的情景。“泮宫”指的是古代遗留下来的宫殿,“陈迹”意为陈旧的痕迹,“神游否”表达了诗人站在这片废墟之中,心中对往昔岁月的沉思和迷离。而“绛帐门生多石渠”则描写了一种幽静而荒凉的景象,其中“绛帐”可能指的是古代宫殿中的窗棂,“门生多石渠”则形容长时间无人打理,门前渐生出许多小溪流,这里通过对自然与废墟并存的描写,增添了一种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情感。
这首诗通过对军事场面的描述和对英雄人物的颂扬,再现了一个时代的辉煌与凋零,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英雄不再、时光易逝的深刻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