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子之勤何所欲,自惭报子无琼瑰
出处:《送章生东归》
宋 · 欧阳修
穷山荒僻人罕顾,子以一身千里来。
问子之勤何所欲,自惭报子无琼瑰。
非徒多难学久废,世事渐懒由心衰。
吴兴先生富道德,侁侁弟子皆贤材。
乡闾礼让已成俗,馀风渐被来江淮。
子年方少力可勉,往与夫子为颜回。
问子之勤何所欲,自惭报子无琼瑰。
非徒多难学久废,世事渐懒由心衰。
吴兴先生富道德,侁侁弟子皆贤材。
乡闾礼让已成俗,馀风渐被来江淮。
子年方少力可勉,往与夫子为颜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穷山:偏远贫穷的山区。罕顾:很少有人光顾。
琼瑰:比喻珍贵的礼物。
非徒:不仅仅是因为。
心衰:心境衰退。
道德:品德和教诲。
侁侁:形容众多的样子。
乡闾:乡里。
方少:正当年轻。
颜回:孔子的弟子,以贫贱好学著称。
翻译
这山又偏又穷,人迹罕至,你却独自一人跋涉千里而来。我问你辛劳奔波有何心愿,自己深感惭愧,无法像别人那样给你珍贵的回报。
不只是因为学问艰难而长久荒废,世事纷扰也因心境衰退而逐渐懒散。
吴兴先生德高望重,他的弟子们都是贤良之才。
乡间的礼让之风已经蔚然成风,这种风气正逐渐影响到江浙一带。
你年纪尚轻,精力充沛,应继续努力学习,将来能成为夫子那样的颜回式人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送章生东归》。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章生独自远行求学的敬佩和对其未来的期许。首句描绘了章生所处环境的偏远和人迹罕至,而他却能不远千里而来,显示出其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询问章生求学的志向,并自谦无法提供贵重的回报,仅能以鼓励和期待相赠。
接着,诗人感慨章生所处的时代艰难,学业久废,但他的心境并未因此而消极,反而因吴兴先生的道德典范和弟子们的才德而受到激励。诗人赞美当地乡间礼让之风逐渐传播开来,预祝章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成长为像颜回一样的贤良之士。
总的来说,这首诗既是对章生的赞扬和鼓励,也是对教育和美德传承的肯定,体现了欧阳修对于人才成长和社会风气的深深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