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半盘清可供,充饥聊当采薇歌
出处:《癸丑九月,六十自慨四首》
清 · 张之纯
五龙六甲等閒过,都付南槐梦里柯。
一曲铜琶谁与唱,十年铁砚竟空磨。
含情莺燕秋风老,翊运夔龙旧雨多。
苜蓿半盘清可供,充饥聊当采薇歌。
一曲铜琶谁与唱,十年铁砚竟空磨。
含情莺燕秋风老,翊运夔龙旧雨多。
苜蓿半盘清可供,充饥聊当采薇歌。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之纯所作的《癸丑九月,六十自慨四首(其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联“五龙六甲等閒过,都付南槐梦里柯”,以“五龙六甲”象征时间的流逝,比喻岁月如同流水般不经意地过去,一切都归于梦境中的槐树之柯,暗示着生命的短暂和虚幻。
颔联“一曲铜琶谁与唱,十年铁砚竟空磨”,通过“铜琶”和“铁砚”的典故,分别指代音乐和文学创作。诗人感叹自己未能找到与之共鸣的知音,即使耗费了十年的时间在文学创作上,最终也似乎徒劳无功,表达了对艺术追求的无奈与失落。
颈联“含情莺燕秋风老,翊运夔龙旧雨多”,以“莺燕”和“夔龙”作为意象,前者象征着青春与活力,后者则代表了辅助君主的大臣。这一联描绘了时光的无情,让青春与活力逐渐消逝,而曾经的辅佐君王的能臣也已不再,流露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尾联“苜蓿半盘清可供,充饥聊当采薇歌”,以“苜蓿”和“采薇”为喻,前者是低贱的食物,后者则是古代隐士的食粮。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即使生活贫困,也要保持内心的清高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采薇歌为乐,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超脱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艺术、友情以及理想生活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