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读之三叹息,此日何时光?全文

读之三叹息,此日何时光?

出处:《学东坡移居八首
金末元初 · 元好问
故书堆满床,故物贮满箱。
浑浑商宝鬲,累累汉铜章。
杖饰昭敬恭,严卯诃瘅刚。
雷文绕杖节,兽面出佩璜。
私印刻王尊,玉斗蛟龙翔。
逸少留半纸,鱼网非硬黄。
亦有昙首帖,不辨作雁行。
雪景睿思物,宣政旧所藏。
晋公古渔父,浩歌濯沧浪。
因观宫骑图,卧驼识提囊。
溪石含馀润,奚墨凝幽香。
南荣挂风响,云裾佩铿锵。
镜背先秦书,八字环中央。
读之三叹息,此日何时光?

鉴赏

这首诗是元好问的《学东坡移居八首》中的第二首,通过描述诗人对古物的收藏和欣赏,展现了他对古代文化的深厚兴趣与敬仰之情。

首句“故书堆满床,故物贮满箱”描绘了书房中古籍与古物堆积如山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珍视。接下来,“浑浑商宝鬲,累累汉铜章”则进一步展示了这些古物的年代久远与珍贵性,暗示了它们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文化价值。

“杖饰昭敬恭,严卯诃瘅刚”、“雷文绕杖节,兽面出佩璜”等句子通过具体的物品细节,如杖饰、铜章、佩璜等,展现了古代工艺的精美与复杂,同时也蕴含了古人对于礼仪、品德的重视。

“私印刻王尊,玉斗蛟龙翔”、“逸少留半纸,鱼网非硬黄”等描述,则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人物相联系,通过王羲之的书法作品,以及古代的印章、玉器等,展现了艺术与文化的传承。

“亦有昙首帖,不辨作雁行”、“雪景睿思物,宣政旧所藏”等句子,通过提及佛教典故和古代文献,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宗教、艺术等多方面知识的广泛涉猎与深刻理解。

“晋公古渔父,浩歌濯沧浪”一句,以晋公(可能指陶渊明)自比,表达了诗人向往隐逸生活,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因观宫骑图,卧驼识提囊”则通过观察古代画像,联想到历史人物的生活场景,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共鸣。

最后,“溪石含馀润,奚墨凝幽香”、“南荣挂风响,云裾佩铿锵”等句子,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镜背先秦书,八字环中央”则以古代文物为载体,表达了对古老智慧的尊重与探索。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深厚感情与独特见解,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生活、自然、历史的深刻感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