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散红绡薄,溪回碧玉弯
出处:《次韵温伯纳凉》
宋 · 范成大
日斜犹畏暑,吏退合偷閒。
霞散红绡薄,溪回碧玉弯。
伴人惟羽扇,娱客欠风鬟。
且复哦新句,相嘲饭颗山。
霞散红绡薄,溪回碧玉弯。
伴人惟羽扇,娱客欠风鬟。
且复哦新句,相嘲饭颗山。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日斜:太阳偏西。犹:仍然。
畏暑:害怕炎热。
吏退:官员下班。
偷閒:偷得片刻清闲。
霞散:晚霞消散。
红绡:红色的薄纱。
溪回:溪流曲折。
碧玉弯:碧绿的玉带状溪流。
伴人:陪伴者。
惟:只有。
羽扇:羽毛扇。
娱客:娱乐客人。
欠风鬟:缺少飘逸的发鬟。
哦新句:吟诵新诗。
相嘲:互相嘲笑。
饭颗山:一处地名,可能指代聚会之地。
翻译
太阳西斜仍惧热,官吏退下该偷闲。晚霞消散如薄纱,溪流弯曲像碧玉环。
陪伴我的只有羽扇,缺少的是迎风舞动的发鬟。
暂且吟咏新诗篇,与朋友们饭颗山前戏笑嘲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次韵温伯纳凉》。诗中描绘了夏日傍晚的情景,诗人感受到暑气虽减但仍未消散,官吏退下后他得以享受片刻的闲暇时光。夕阳西下,天边的晚霞如薄纱般绚丽,溪水在阳光下弯曲,仿佛碧玉般闪亮。诗人手持羽扇,陪伴身边的人,虽然缺少了女子的发髻轻摇这样的风情,但仍自得其乐。他打算吟咏新的诗句,与朋友们在饭颗山下互相嘲笑,增添了一份轻松愉快的氛围。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展现了夏日纳凉的惬意和文人墨客的雅趣,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