聒聒哥哥,南北之人,语音不同
出处:《沁园春八首》
清 · 蒋士铨
聒聒哥哥,南北之人,语音不同。
似蝉翼流嘶,未登月令,沙溪振翅,不入豳风。
腹乃幡然,背尤盎尔,长脚还堪比相公。
马头上、有半鞍明月,声在其中。
秋来紫豆花丛,挂纸阁、芦帘铁马东。
向壶腹藏身,请君入瓮,瓜瓤作饷,为尔开笼。
蟋蟀窥状,斯螽动股,借乱军声十二峰。
抛残体、任蚁穿鸡啄,化作沙虫。
似蝉翼流嘶,未登月令,沙溪振翅,不入豳风。
腹乃幡然,背尤盎尔,长脚还堪比相公。
马头上、有半鞍明月,声在其中。
秋来紫豆花丛,挂纸阁、芦帘铁马东。
向壶腹藏身,请君入瓮,瓜瓤作饷,为尔开笼。
蟋蟀窥状,斯螽动股,借乱军声十二峰。
抛残体、任蚁穿鸡啄,化作沙虫。
鉴赏
这首《沁园春》词,由清代词人蒋士铨所作,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深邃的情感世界。词中以“聒聒哥哥”开篇,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昆虫的声音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来,营造出一种自然界的生动氛围。
“南北之人,语音不同”,既是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的赞美,也暗含了对人类社会文化差异的思考。接下来,“似蝉翼流嘶,未登月令,沙溪振翅,不入豳风”,通过对比和比喻,展现了昆虫与人类文化传统之间的联系与差异,表达了对自然与文化的深刻感悟。
“腹乃幡然,背尤盎尔,长脚还堪比相公”,进一步描绘了昆虫的形态特征,赋予其人格化的特质,使得昆虫的形象更加鲜活。同时,通过“马头上、有半鞍明月,声在其中”这样的想象,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人的生活体验巧妙结合,展现出一种超脱现实的审美情趣。
“秋来紫豆花丛,挂纸阁、芦帘铁马东”,描绘了一幅秋天的田园风光图,充满了诗意与宁静。而“向壶腹藏身,请君入瓮,瓜瓤作饷,为尔开笼”则通过一系列动作与场景的转换,展现了词人对自由与束缚、隐匿与释放的思考。
最后,“蟋蟀窥状,斯螽动股,借乱军声十二峰”,继续以昆虫为主题,通过它们的动作与声音,构建了一个充满动态与节奏感的世界。而“抛残体、任蚁穿鸡啄,化作沙虫”则以昆虫生命的终结,暗示了自然界的循环与转化,以及生命短暂而美好的哲理。
整首词以昆虫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美妙与复杂,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社会、文化的深刻洞察。蒋士铨以其独特的艺术视角,将自然与人文、现实与想象巧妙融合,创作出这首富有意境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