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炎蒸同造榜,不妨衣钵继登庸
出处:《夔州试院呈诸公 其二》
宋 · 冉居常
粉袍切勿笑冬烘,且踏烧残鼠尾踪。
总是炎蒸同造榜,不妨衣钵继登庸。
云移白帝鹏霄近,月入清秋桂子浓。
愿得词锋倚天剑,借君雷雨化蛟龙。
总是炎蒸同造榜,不妨衣钵继登庸。
云移白帝鹏霄近,月入清秋桂子浓。
愿得词锋倚天剑,借君雷雨化蛟龙。
注释
冬烘:形容人学问浅薄,不通世故。炎蒸:形容酷热天气。
衣钵:指学问、技艺的传承。
雷雨化蛟龙:比喻经历磨难后获得巨大成长。
翻译
不要嘲笑穿着粉色官袍的人,他们可能像冬烘先生一样朴实无华,但请留意他们的行动轨迹。毕竟在炎热的夏天和冬天,我们都面临着同样的挑战,不妨学习他们的经验和智慧。
如同云彩靠近白帝城,鹏鸟翱翔于天际,秋天的月光洒满清冷的大地,桂花香气浓郁。
我希望能拥有如倚天剑般的犀利文笔,借助你的力量,像蛟龙般在风雨中蜕变。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宋代诗人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物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希望超越世俗、取得高位并展现才华的愿望。
"粉袍切勿笑冬烘,且踏烧残鼠尾踪。" 这两句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一幅炎热夏日的画面,其中“粉袍”指的是轻薄透气的衣物,而“冬烘”则是对酷热天气的一种比喻。“且踏烧残鼠尾踪”则是说即使是在这样的高温下,也要勇往直前,不畏艰难。
"总是炎蒸同造榜," 这句继续强调了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持与不懈追求。"不妨衣钵继登庸" 表示诗人渴望在学业或仕途上取得成功,实现个人抱负。
"云移白帝鹏霄近,月入清秋桂子浓。" 这两句则是从自然景象中汲取灵感,通过对“白帝鹏霄”和“清秋桂子”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高洁和纯净境界的向往。
最后,“愿得词锋倚天剑,借君雷雨化蛟龙。” 这两句则是诗人的豪迈之志,他希望自己的文学才华能够如同倾盆大雨一般洗涤世间,让自己从平凡变得非凡,就像传说中的蛟龙一跃成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境界提升和才华发挥的强烈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