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蔽无易力,迷顺有失得
出处:《初秋晚坐新亭咏怀》
清 · 李锴
众草抽柔心,高云变新色。
静惟所凭功,敷展殊莫测。
素商易朱明,金气先驱亟。
萧萧丛莽振,翏翏虚谷涤。
大化宁异权,盛理欲谁抑。
通蔽无易力,迷顺有失得。
席荫空亭阴,予景庶终息。
静惟所凭功,敷展殊莫测。
素商易朱明,金气先驱亟。
萧萧丛莽振,翏翏虚谷涤。
大化宁异权,盛理欲谁抑。
通蔽无易力,迷顺有失得。
席荫空亭阴,予景庶终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慨。开篇“众草抽柔心,高云变新色”以自然界的细微变化起笔,生动展现了秋天到来时植物与天空的变化,赋予了季节更替以生命力。接着,“静惟所凭功,敷展殊莫测”,诗人通过思考自然界的变化,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敬畏与探索欲望。
“素商易朱明,金气先驱亟”两句,运用了“素商”(即秋)与“朱明”(夏)的交替,形象地描绘了季节转换的过程,同时暗示了自然界的循环规律。“萧萧丛莽振,翏翏虚谷涤”则进一步描绘了秋风中的景象,通过“萧萧”和“翏翏”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
“大化宁异权,盛理欲谁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认为自然界的规律并非人为所能改变或限制。“通蔽无易力,迷顺有失得”则揭示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困惑,以及顺应自然与追求真理之间的关系。
最后,“席荫空亭阴,予景庶终息”以诗人坐在空亭下乘凉的情景结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初秋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