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与子相别离,行行重行行全文

与子相别离,行行重行行

明 · 罗玘
上令下簿领,日同餐吴粳。
餐粳问租田,田不在吴城。
田初属吴疆,今分与吴平。
海壅太湖溢,湿洼苦常盈。
虽耕十七八,此外蛤蛎蛏。
刈穫登饟道,亦如新被兵。
前者劝农事,无如子知名。
子船在胥门,棹夫颇生狞。
船头莫搥鼓,船尾莫树旌。
树旌与搥鼓,恐使老稚惊。
弃掷覆圩锸,于前事逢迎。
况能殖葑茭,而与恶浪争。
彼桥谺谺门,此岸蔚蔚柽。
暑荫涝可泄,前勋歘如生。
系船门之涯,髡柽用炊烹。
采采堤边蔬,蔓菁复蔓菁。
所贵官长瘦,如兵立先声。
官瘦民自肥,民肥邦无倾。
与子相别离,行行重行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地方官员项少府即将赴任长洲县,诗人罗玘以送别之诗表达对友人的关切和祝福。诗中通过描述官府日常事务、农田管理、水利问题、农业生产等场景,展现了地方治理的复杂性和挑战。

首句“上令下簿领”点明了官府的行政工作繁重,每日处理各种文书和事务。“日同餐吴粳”则描绘了官员们共同用餐的场景,体现了官民之间的联系。接着,“餐粳问租田”引出对农田管理和税收征收的关注,反映出农业在当时社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田不在吴城”、“田初属吴疆,今分与吴平”等诗句反映了土地权属的变化和区域间的合作与冲突,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海壅太湖溢,湿洼苦常盈”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挑战,尤其是水患对农业生产的威胁。

“虽耕十七八,此外蛤蛎蛏”、“刈穫登饟道,亦如新被兵”等诗句展现了农民在恶劣条件下的辛勤劳作,以及农业生产面临的困难和风险。同时,也提到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多样性,包括种植稻谷、养殖蛤蜊等。

“前者劝农事,无如子知名”表达了对友人项少府过去在农业指导方面的肯定和尊重。接下来的几句诗通过描述船只、鼓声、旌旗等元素,形象地描绘了送别场景,强调了保持平静与和谐的重要性,避免给老幼带来不必要的惊扰。

“况能殖葑茭,而与恶浪争”赞扬了友人在面对自然挑战时的勇气和智慧,以及在恶劣环境中努力生存的精神。“彼桥谺谺门,此岸蔚蔚柽”描绘了送别地点的自然景观,暗示了友人即将前往的地方环境优美。

最后,“系船门之涯,髡柽用炊烹”、“采采堤边蔬,蔓菁复蔓菁”等诗句展现了送别后的生活场景,强调了食物的来源和准备,以及对自然的依赖。通过“所贵官长瘦,如兵立先声”、“官瘦民自肥,民肥邦无倾”等诗句,诗人表达了对官员廉洁自律、以身作则的期望,认为这将有助于促进地方繁荣和国家稳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地方治理的复杂性,还蕴含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社会进步的期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对友人赴任的关切之情,以及对地方发展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