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但恐郎回姑嫜不及见,妾愁亦如白发长全文

但恐郎回姑嫜不及见,妾愁亦如白发长

出处:《妾莫愁
明 · 詹同
郎谓妾莫愁,妾愁在姑嫜。
郎今有远行,归期不可量。
姑嫜日不待,白发在高堂。
郎若为国亡,妾甘守孤孀。
但恐郎回姑嫜不及见,妾愁亦如白发长

鉴赏

这首诗《妾莫愁》是明代诗人詹同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女性在面对丈夫远行、生死未卜时内心的忧虑与挣扎。

首句“郎谓妾莫愁,妾愁在姑嫜”,开篇即揭示了夫妻间的矛盾与误解。丈夫试图安慰妻子,说不必担忧,而实际上妻子的愁绪却源自对公婆的牵挂。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反映了传统社会中女性在家庭关系中的微妙位置。

接着,“郎今有远行,归期不可量”点明了丈夫即将远行,未知的归期让妻子陷入了深深的不安之中。这不仅是对丈夫安全的担忧,更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

“姑嫜日不待,白发在高堂”进一步深化了妻子的忧虑。她担心时间紧迫,公婆可能来不及见到丈夫最后一面,这种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增添了诗作的悲剧色彩。

“郎若为国亡,妾甘守孤孀”表达了妻子对于丈夫为国捐躯的准备与接受,体现了她对国家责任的理解和牺牲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自我安慰的情绪。

最后,“但恐郎回姑嫜不及见,妾愁亦如白发长”将妻子的忧虑推向高潮。她害怕丈夫归来时,公婆已经不在人世,这种无法弥补的遗憾,如同白发一样,随着时光的流逝而不断增长,成为永远的痛。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女性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以及对亲情、爱情和国家责任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诗人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张力的场景,让人感受到人性的复杂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