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丹台疑通玉京路,飞瀑上溅银河星全文

丹台疑通玉京路,飞瀑上溅银河星

出处:《赵仲穆画
元 · 郑元祐
王孙画思凌紫青,千峰削出秋冥冥。
丹台疑通玉京路,飞瀑上溅银河星
抱琴随马风泠泠,定知不是王门伶。
山空水流木叶落,曲终正不求人听。
溪流明灭夕阳晚,似有樵唱来岩坰。
王孙归卧鸥波亭,钧天清都梦始醒。
浮云变灭不挂眼,盘石溪边且濯缨。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郑元祐的《赵仲穆画》描绘了一幅意境深远的山水画卷。首句“王孙画思凌紫青”赞美了画家赵仲穆的绘画技艺高超,仿佛超越了紫色和青色的自然边界。接下来的“千峰削出秋冥冥”形象地刻画了画面中峻峭山峰在秋日的沉寂中显得更加雄浑。

“丹台疑通玉京路,飞瀑上溅银河星”两句运用了道教仙境的意象,暗示画中的仙道之路与银河相接,瀑布如星河倒挂,增添了神秘而壮丽的氛围。诗人接着写到主人公怀抱古琴,骑马行于山间,琴声泠泠,与世俗的伶人身份形成对比,表现出其超凡脱俗的气质。

“山空水流木叶落,曲终正不求人听”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音乐的孤独,强调了艺术创作的纯粹,不为外在赞誉所动。夕阳西下,溪流闪烁,隐约传来樵夫的歌声,增添了画中的生活气息。

最后,诗人以“王孙归卧鸥波亭,钧天清都梦始醒”收尾,描绘主人公在鸥鸟相伴的亭子中醒来,仿佛从梦境般的仙境回到现实,而“浮云变灭不挂眼,盘石溪边且濯缨”则表达了对眼前景致的深深欣赏,以及对自然与心灵净化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既赞美了画作的艺术魅力,又借题发挥,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艺术创作独立精神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