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风野烧断平原,竟日南天毒雾繁
出处:《悲风》
明 · 刘崧
悲风野烧断平原,竟日南天毒雾繁。
十日羁穷徒自苦,百年生事欲谁论。
荒村日落虎争道,败屋天寒乌啄门。
不待他时苦陈迹,眼前兴废已销魂。
十日羁穷徒自苦,百年生事欲谁论。
荒村日落虎争道,败屋天寒乌啄门。
不待他时苦陈迹,眼前兴废已销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凉的边塞景象,以"悲风"为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哀愁和对时局的忧虑。首句"悲风野烧断平原",通过"悲风"和"野烧",展现了荒凉的草原上烈火燃烧,风吹过时更显悲凉,暗示了战乱或环境的恶劣。接着的"竟日南天毒雾繁",进一步渲染了阴暗压抑的氛围,毒雾弥漫,如同人心中的愁苦无法排解。
诗人感慨自身"十日羁穷徒自苦",长期困顿的生活使他深感痛苦,无人可以倾诉或寻求帮助。"百年生事欲谁论",百年生涯,未来何去何从,无人能与之共议,流露出孤独无依的无奈。"荒村日落虎争道,败屋天寒乌啄门",这两句描绘了村庄的荒芜和破败,日落时分,虎豹出没,乌鸦栖息于破败的房屋,更显凄凉。
最后两句"不待他时苦陈迹,眼前兴废已销魂",诗人直抒胸臆,表达对眼前景象的深深哀痛,过去的苦难和眼前的衰败都足以令人黯然神伤。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作者对生活艰辛和世事变迁的深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