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烽平安置莫问,贤牧自当十万师
都人欢传好消息,慈宁首问公何之。
毡裘不复恃军马,颍上一战中兴基。
青天白日呈万象,向来谗吻真成痴。
数从西府伺行李,枢筦政要人扶持。
吴江再见丹枫落,宁料我公犹在兹。
呼鹰台边闲鼓角,望沙楼上陈书诗。
夕烽平安置莫问,贤牧自当十万师。
维昔全荆号强国,近者贼火仍疮痍。
形胜之地勋名集,端使前辈相追随。
衰宗依刘有故事,自怜远去作儿嬉。
明朝烂醉沙头酒,不管春风吹鬓丝。
拼音版原文
{
注释
东南驰:向东南方向疾驰。都人:京城百姓。
慈宁:指慈宁宫,皇宫中的一个宫殿。
毡裘:毛皮衣,代指军队。
谗吻:进谗言的人。
伺行李:等待重要人物的消息。
枢筦:枢密院,古代官署。
吴江:地名,再次相遇之地。
呼鹰台:古代建筑,可能用于狩猎。
望沙楼:眺望远方的楼阁。
贤牧:贤能的统治者。
贼火:贼寇的战火。
形胜:地理形势优越。
衰宗:衰败的家族。
烂醉:大醉。
翻译
前年离别您往东南行,恰逢六騧骏马归宫殿。京城百姓欢喜传来佳音,慈宁宫首问您要去何处。
不再依赖军马,颍上一战奠定复兴基础。
青天白日下万物显现,那些进谗言的人如今显得愚蠢。
多次从西府等待您的消息,枢密院的重要职务需人支撑。
在吴江重见红枫飘落,怎料得您还在这里。
在呼鹰台边悠闲击鼓吹角,在望沙楼上吟诗作赋。
烽火平安无需多问,贤能的您如同十万大军。
昔日荆州号称强国,近来贼寇战火连绵满目疮痍。
此地地形险要功业汇聚,让您前辈们的英名得以流传。
衰败家族依附刘氏有先例,我自叹远离家乡如孩童嬉戏。
明日在沙头痛饮,不管春风如何吹乱我的鬓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公务繁忙之余,返回家乡的情景。从“前年别公东南驰”开始,诗人以一种怀旧的口吻回忆起往事,那是一次告别,一位尊贵的人物向东南远去。而时间点正是六騩还宫时,这里可能隐喻着季节更替和自然界的恢复生机。紧接着,“都人欢传好消息,慈宁首问公何之”透露出人们对这位官员返回的喜悦,以及对其行踪的关切。
毡裘不再依赖军马,颍上一战中兴基,是对这位官员在边疆立下的功勋的肯定,这里颍上可能指的是某次重要的战役。青天白日呈万象,向来谗吻真成痴,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专注。
数从西府伺行李,枢筦政要人扶持,是对这位官员在政治上的重任和被人们所依赖的情况的描述。而吴江再见丹枫落,宁料我公犹在兹,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这位官员仍然留在心中的希望。
呼鹰台边闲鼓角,望沙楼上陈书诗,是诗人对这位官员生活的描述,这里呼鹰台可能是某个地点,而望沙楼则是他写作之所。夕烽平安置莫问,贤牧自当十万师,则表现出对于和平与稳定的向往,以及对这位官员治国理政能力的赞赏。
维昔全荆号强国,近者贼火仍疮痍,是诗人提及国家曾经的强盛以及最近战争带来的创伤。形胜之地勋名集,端使前辈相追随,则是对这位官员在历史上的定位和他与前代英杰们相似的期望。
衰宗依刘有故事,自怜远去作儿嬉,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这位官员以及整个家族或门第的衰败感到惋惜,同时也对自己的流离失所感慨。明朝烂醉沙头酒,不管春风吹鬓丝,则是诗人以一种豁达的心态,享受着生活中的小欢愉,而不再过于关注世事纷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位官员的怀念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人物的向往,以及对于国家安定与个人生命境遇的深切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