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更欲学睦州,古寺闭门工织屦
出处:《复和答之》
宋 · 释德洪
君不见功名欲致砚磨铁,桑公人间驹汗血。
五季干戈争夺中,低摧几不保臣节。
又不见相如赋工合骚雅,九重偶有赏音者。
及见但为上林令,断国反在淄川下。
长笑两事俱外物,自怜不是封侯骨。
独爱华亭百袖师,小艇横蓑一竿竹。
久住湘江谙水脉,揭蓬惯看湘西月。
闻道公眠画戟丛,相寻长恨城闉隔。
去年卜居城北地,客心每有悲笳碎。
惭愧诗筒走老兵,病眼那容见新制。
老来情绪那忍说,夙瘴乘之觉疲薾。
此生梦幻姑置之,半掩残经香篆灭。
湘中清境享已饫,湘山多情慰心素。
年来更欲学睦州,古寺闭门工织屦。
五季干戈争夺中,低摧几不保臣节。
又不见相如赋工合骚雅,九重偶有赏音者。
及见但为上林令,断国反在淄川下。
长笑两事俱外物,自怜不是封侯骨。
独爱华亭百袖师,小艇横蓑一竿竹。
久住湘江谙水脉,揭蓬惯看湘西月。
闻道公眠画戟丛,相寻长恨城闉隔。
去年卜居城北地,客心每有悲笳碎。
惭愧诗筒走老兵,病眼那容见新制。
老来情绪那忍说,夙瘴乘之觉疲薾。
此生梦幻姑置之,半掩残经香篆灭。
湘中清境享已饫,湘山多情慰心素。
年来更欲学睦州,古寺闭门工织屦。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与命运,展现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首段提到“功名欲致砚磨铁”,象征着追求功名的艰辛与执着;“桑公人间驹汗血”则以赛马比喻,暗示了人才的珍贵与竞争的激烈。接着,“五季干戈争夺中,低摧几不保臣节”描绘了战乱时期,英雄豪杰虽英勇却难以保全气节的无奈。
第二段转而赞扬了司马相如的文学才华及其作品《子虚赋》、《上林赋》,以及他最终被皇帝赏识的幸运。然而,相如的官职仅限于“上林令”,并未能实现更大的政治抱负,这与前文形成对比,强调了命运的无常与个人努力未必能决定一切的主题。
诗人最后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特别是对华亭百袖师(可能指隐士)的羡慕,以及对湘江、湘西月色的赞美。这种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与对功名的淡漠形成了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超脱世俗、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诗中还提到了与友人的交往,以及对友人诗歌的欣赏,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年老体衰、无法再像年轻时那样充满活力的感慨,以及对过去生活的回忆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自省,表达了对功名的淡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与过往生活的珍惜,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