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看山须是高处看,低处看来元不见全文

看山须是高处看,低处看来元不见

看山须是高处看,低处看来元不见
君看矮子仰高人,只识长身那识面。
今晨雨止升火轮,一光销尽千山云。
千山数日眼中失,今晨头角都争出。
初登峻岭也心惊,上到绝顶忽眼明。
天外数枝青玉笔,飞入锦囊寒突兀。
问来还是芙蓉尖,阔开两窗高捲帘。

注释

看山:观察山。
高处:高海拔。
元:原本。
不见:看不见。
矮子:身材矮小的人。
仰高人:仰视高大者。
那识面:无法看清面貌。
今晨:早晨。
雨止:雨停。
升火轮:太阳升起。
销尽:驱散。
眼中失:消失在视线中。
头角:山峰。
争出:显现出来。
初登:初次攀登。
峻岭:险峻的山峰。
忽眼明:视野忽然开阔。
天外:天边。
青玉笔:翠绿的笔。
突兀:突然出现。
芙蓉尖:芙蓉花的尖端。
阔开:展开。
高捲帘:高高卷起窗帘。

翻译

要想看清山的全貌,必须站在高处观看,低处只能看到一片模糊。
你看那矮个子仰望高大的人,只看见对方的身高,却看不见他们的真面目。
今早雨停后太阳升起,光芒驱散了千座山的云雾。
这些日子以来,千山的景色都被云遮挡,今日清晨它们仿佛争先恐后地显现出来。
初次登上险峻的山峰,心中难免惊慌,但到达山顶后视野忽然开阔。
在天边,几枝翠绿如玉的笔,像是从寒冷的天空中突然插入,进入了画卷。
原来那是芙蓉花的尖端,如同打开两扇窗户,高高的窗帘被卷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山远望的景象和心境变化。起始两句“看山须是高处看,低处看来元不见”指出只有从高处眺望,才能真正领略山之壮观。接着,诗人以“矮子仰高人”的比喻,强调了立场和视野对认识事物的重要性。

接下来,“今晨雨止升火轮,一光销尽千山云”描绘了一幅清晨雨后天气晴朗的景象,太阳如火轮一般散发光芒,把笼罩在群山之上的云雾一扫而空。紧接着“千山数日眼中失,今晨头角都争出”表达了诗人对这突变天气所带来的景色变化的惊喜。

随后,“初登峻岭也心惊,上到绝顶忽眼明”则写出了诗人攀登高峰过程中的内心体验,从最初的惊惧到最终登临绝顶时的心灵澄明。最后几句“天外数枝青玉笔,飞入锦囊寒突兀。问来还是芙蓉尖,阔开两窗高捲帘”中,“青玉笔”、“锦囊”等意象丰富的词语,形容了诗人所见到的奇特峰峦——芙蓉尖,其美丽如同天外飞来的仙笔触动心弦。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深入抒发,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