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题岘首留残碣,世握兵符踵旧封
出处:《范忠贞公祠》
清 · 鲍珍
当年闽海见传烽,犀兕空多弃甲重。
大节并推颜鲁国,孤忠直继段司农。
碑题岘首留残碣,世握兵符踵旧封。
应与睢阳同庙食,堂堂授命尽从容。
大节并推颜鲁国,孤忠直继段司农。
碑题岘首留残碣,世握兵符踵旧封。
应与睢阳同庙食,堂堂授命尽从容。
鉴赏
这首清代鲍珍的《范忠贞公祠》描绘了对一位忠贞人物的崇敬之情。诗中提到“当年闽海见传烽”,暗示了历史上的战乱时期,范公在福建沿海地区展现出忠诚和英勇。他虽拥有犀兕(比喻勇猛),但更重视放弃个人荣华,选择坚守道义,这体现在“弃甲重”一词中。
诗人将范公与颜回、段司农这样的贤良忠臣相提并论,强调他的高尚节操。他的事迹被镌刻在岘首的石碑上,象征着后人对他的纪念。范公曾执掌兵符,延续了旧有的封号,显示出他在军事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最后,诗人认为范公应与睢阳的英雄一同享受祭祀,他的从容授命体现了大丈夫的气度和牺牲精神。整首诗通过叙事和象征,赞扬了范忠贞公的忠诚和无私,表达了后人对其深深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