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能问饥饱,自信了不疑
出处:《送李提干兼简李知几太博》
宋 · 释宝昙
伯仲天下士,惯识山中饥。
几年食君粟,一饭书百匙。
谓此真饱否,此饱谁安之。
伯氏昔在京,饭瘦崖书肥。
至今方舟上,儿啼妇褰衣。
仲氏亦远来,裹粮复能几。
卖金买书册,仆夫辍晨炊。
安能问饥饱,自信了不疑。
岁晚盍行道,西风颇劝归。
大贤事业定,试学摩腰围。
几年食君粟,一饭书百匙。
谓此真饱否,此饱谁安之。
伯氏昔在京,饭瘦崖书肥。
至今方舟上,儿啼妇褰衣。
仲氏亦远来,裹粮复能几。
卖金买书册,仆夫辍晨炊。
安能问饥饱,自信了不疑。
岁晚盍行道,西风颇劝归。
大贤事业定,试学摩腰围。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宝昙赠送给李提干和李知几太博的一首诗,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与关切。诗中首先赞扬了李氏兄弟才德出众,如同天下名士,习惯于山林生活,以读书为乐,即使在艰难时期也能坚持求知。诗人询问他们是否真正感到满足,暗示了生活的艰辛,但他们都深信自己的选择,并以此为乐。
接着,诗人回忆起李氏兄弟在京时的生活,描述了他们节俭度日,甚至为了买书而卖掉财物,连仆人都为此停炊。诗人感慨他们不以物质匮乏为忧,坚定地追求学问,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诗的尾句“岁晚盍行道,西风颇劝归”表达了对二人在晚年继续追求学问的鼓励,同时“大贤事业定,试学摩腰围”寓意他们的学问深厚,成就非凡,即使腰围可能因岁月而增宽,但精神世界更为丰富。
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是对两位朋友的赞美,也是对他们坚韧精神的激励,充满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知识的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