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病骨须一凉,未暇惜居诸全文

病骨须一凉,未暇惜居诸

出处:《晓起信笔
宋 · 范成大
午枕汗如洗,晓栉气稍苏。
莎蛩试风露,满意鸣相呼。
倦客感节物,流光不踌躇。
秋声已如许,残暑何足驱。
人言今岁热,迥与常岁殊。
此理恐未然,岂不知头颅。
年年有三伏,日日非故吾。
婆娑今尚可,后当弥不如。
病骨须一凉,未暇惜居诸
坐来有清思,西风摇井梧。

拼音版原文

zhěnhànxiǎozhìshāo

luòqióngshìfēngmǎnmíngxiāng

juàngǎnjiéliúguāngchóuchú

qiūshēngcánshǔ

rényánjīnsuìjiǒngchángsuìshū

kǒngwèiránzhītóu

niánniányǒusānfēi

suōjīnshànghòudāng

bìngliángwèixiázhū

zuòláiyǒuqīng西fēngyáojǐng

注释

午枕:午睡。
晓栉:清晨梳头。
莎蛩:莎草中的蟋蟀。
节物:季节变化的事物。
流光:流逝的光阴。
残暑:残余的暑热。
迥:显著地,迥异。
头颅:指代自己的身体。
三伏:夏季最热的三个时段。
婆娑:形容身体衰弱。
弥不如:更加不如从前。
病骨:病弱的身体。
清思:清晰的思绪。
井梧:井边的梧桐树。

翻译

午后的睡眠如同刚沐浴过,清晨梳理头发时气息渐渐恢复。
莎草中的蟋蟀尝试着风露,欢快地互相呼唤。
疲倦的旅人感受到季节变换,时光匆匆不等人。
秋天的声音已经如此明显,残余的暑热怎能驱散。
人们说今年特别热,与往常大不相同。
这道理恐怕并非如此,难道我不明白自身的困顿。
每年都有三伏天,但每一天都不是过去的我。
如今还能勉强支撑,但未来只会更加艰难。
虚弱的身体需要一丝清凉,我无暇顾及其他琐事。
静坐下来思绪清明,西风吹动井边的梧桐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晓起信笔》,描绘了诗人早晨起床后的感受。首句“午枕汗如洗”形象地写出午睡后的清爽,接着“晓栉气稍苏”描述了清晨梳头时气息逐渐恢复。诗人通过“莎蛩试风露,满意鸣相呼”写出了秋意渐浓,虫鸣声中透露出季节的转换。

“倦客感节物,流光不踌躇”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意识到秋天已深,暑气不再。接下来的诗句“秋声已如许,残暑何足驱”进一步强调了暑热消退,秋意浓厚。诗人以“人言今岁热,迥与常岁殊”回应外界关于今年特别炎热的说法,他认为自然规律仍在,暑热并非异常。

“此理恐未然,岂不知头颅”表达出诗人对生活常态的理解,他知道每年都有三伏天,个人的感受也会随时间变化。他以“婆娑今尚可,后当弥不如”暗示自己虽然年事已高,但还能承受,未来可能会更加不如现在。最后,“病骨须一凉,未暇惜居诸”表达了身体不适需要清凉,无暇顾及其他琐事,而“坐来有清思,西风摇井梧”则以井边梧桐在西风中的摇曳,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思考氛围,收束全诗。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微感受的细腻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