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来无事理扁舟,唤起骚人漫浪愁
出处:《题自画芦雁》
宋 · 李膺仲
晚来无事理扁舟,唤起骚人漫浪愁。
过眼飞鸿三两字,淡烟寒日荻花秋。
过眼飞鸿三两字,淡烟寒日荻花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晚来:傍晚。无事:无事可做。
理扁舟:划着小船。
唤起:唤醒。
骚人:诗人。
漫浪愁:随意而来的忧愁。
过眼:从眼前掠过。
飞鸿:飞翔的大雁。
三两字:几只大雁。
淡烟:轻淡的烟雾。
寒日:寒冷的太阳。
荻花:芦苇花。
秋:秋天。
翻译
傍晚时分无事可做,我划着小船闲游。诗人被这情景唤醒,心中满是随意而来的忧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悠闲情怀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诗人在晚来无事时,选择了理一只扁舟,这是一种简单而宁静的生活状态。"唤起骚人漫浪愁"表明这种平淡的生活也能唤醒内心深处对于远方和广阔天地的向往和思念,而这份情感正如古代骚人(泛指古代文人)一般,充满了对自然和生命本质的探索。
"过眼飞鸿三两字"则是诗人在描述自己观察远处飞行的鸿鸟,只留下短暂的身影,如同文字中的几个字一样简洁而有力。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观察能力,也反映出他对生命流逝和自然之美的感悟。
"淡烟寒日荻花秋"这一句,则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图景。淡烟可能是指远处山峦间弥漫的雾气,或者是晚秋时节农田里飘散的炊烟。寒日则是指秋季的阳光,虽然明媚却已带有一丝凉意。而荻花,则是水边常见的植物,这里的"秋"字,更强调了季节感和诗人对这种景象的独特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淡定、宁静而又不失豪放的情怀,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美好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