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仙已有归来约,他日寻盟共往还
出处:《爽轩》
宋 · 方师尹
鹤岭重登不作难,自缘萝月喜同攀。
胜游不减谢安石,佳士况逢元鲁山。
眼底更无尘事扰,窗开又得许时閒。
丁仙已有归来约,他日寻盟共往还。
胜游不减谢安石,佳士况逢元鲁山。
眼底更无尘事扰,窗开又得许时閒。
丁仙已有归来约,他日寻盟共往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鹤岭:指代一个山岭。自缘:因为。
萝月喜同攀:喜欢在月光下与藤萝相伴攀爬。
胜游:优美的游历。
谢安石:东晋名臣,以山水游赏著称。
况逢:更何况遇到。
元鲁山:虚构或赞美的人物,可能象征高雅之士。
尘事:世俗之事。
扰:打扰。
许时閒:许多闲暇时间。
丁仙:传说中的仙人。
归来约:回归的约定。
他日:将来某一天。
盟:盟约,友情的承诺。
共往还:一起前往并重聚。
翻译
再次登上鹤岭并不觉得困难,只因月光下的藤萝让我欢喜攀登。美好的游览不亚于谢安石当年,遇到杰出的友人如同遇见元鲁山。
眼中再无世俗琐事打扰,打开窗户又多了许多闲暇时光。
丁仙早已约定回归,将来某天我们一同寻找旧盟,再次相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返鹤岭的喜悦之情,以及与友人共同攀登的乐趣。"自缘萝月喜同攀"表明诗人在月光下与朋友攀援山路,享受着亲密无间的交往。"胜游不减谢安石"则是将自己的游历体验与唐代文学家谢安石相比,显示出诗人的自信和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佳士况逢元鲁山"中的"佳士"指的是品格高尚的人物,"况逢元鲁山"则是说遇到了像古代隐逸元鲁之类的人物,这里可能暗示诗人在友情方面的满足和欣喜。
"眼底更无尘事扰"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无论世间纷争还是个人烦恼,都无法干扰到诗人的内心。"窗开又得许时閒"则描绘了诗人在闲暇时光中,推开窗户,享受着清风和自然之美。
最后两句"丁仙已有归来约,他日寻盟共往还"中的"丁仙"可能是指一位朋友的名字,或是一个代号。"已有归来约"说明这位朋友已经有了返回的承诺,"他日寻盟共往还"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预期,希望将来能够重逢旧地,与朋友共同再续友谊。
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友情之珍贵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