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广野无城处,而今烽火列屯戍
出处:《筑城行》
宋 · 刘克庄
万夫喧喧不停杵,杵声丁丁惊后土。
遍村开田起窑灶,望青斫木作楼橹。
天寒日短工役急,白棒诃责如风雨。
汉家丞相方忧边,筑城功高除美官。
旧时广野无城处,而今烽火列屯戍。
君不见高城齾齾如鱼鳞,城中萧疏空无人。
遍村开田起窑灶,望青斫木作楼橹。
天寒日短工役急,白棒诃责如风雨。
汉家丞相方忧边,筑城功高除美官。
旧时广野无城处,而今烽火列屯戍。
君不见高城齾齾如鱼鳞,城中萧疏空无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杵:筑土的木锤。楼橹:古代用以瞭望敌情的无顶盖的木制高台。
天寒日短工役急,白棒诃(hē)责如风雨。
齾齾:参差不齐的样子。
萧疏:稀疏冷落。
翻译
众人扰攘纷杂的筑城,不敢停下手中筑土的木锤。木锤筑土的叮叮声都似乎惊动了大地之母后土。众多村落里所有的农田都用来烧窑。所见的全部树木都砍来做瞭望高台。
天气寒冷的冬日白天短,工程进展却越发迅速。监工酷吏手挥棍棒,口吐恶言犹如暴风雨般猛烈。
因为汉族的丞相方忧虑边疆,所以筑城的官员功劳很大获得了升迁。
昔日那空旷的原野上没有城池的地方,现在却是狼烟燃起,排列着戍边将士。
你没见那那高大的城池参差起伏,如同鱼鳞般密集。但城池之中却已萧条荒凉,空无一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建筑的景象,通过对比古今和平战乱的不同场景,表达了边疆防御的重要性和战争带来的荒凉。诗人以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筑城过程中的繁忙与紧迫,以及筑成后的萧瑟与孤独。
首句“万夫喧喧不停杵,杵声丁丁惊后土”描绘了无数士兵在筑城时的劳作场面,他们的喊叫声和锤击声此起彼伏,震撼着大地。接下来,“遍村开田起窑灶,望青斫木作楼橹”则展示了为建造城堡而进行的地基挖掘、砖瓦烧制以及建筑物的构筑过程。
“天寒日短工役急,白棒诃责如风雨”这两句描绘出严峻的自然环境和紧迫的工作节奏,以及监工们用白棒指挥、呵斥士兵的情形。然后,“汉家丞相方忧边,筑城功高除美官”表明了统治者对于边疆防御的重视以及对有功之臣的奖赏。
“旧时广野无城处,而今烽火列屯戍”两句通过对比,展示了历史上边境由无城而至今有城的变化,以及战争带来的烽烟四起。最后,“君不见高城齾齾如鱼鳞,城中萧疏空无人”则描绘出筑成后的城堡雄伟但孤冷的情景,城墙坚固如同鱼鳞,却又显得空旷和孤独。
诗中通过对比和对立的手法,强调了边疆防御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同时也展现了战争给自然环境带来的破坏,以及对于和平时期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