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门太山下,不见登封时
出处:《奉和圣制经孔子旧宅》
唐 · 张九龄
孔门太山下,不见登封时。
徒有先王法,今为明主思。
恩加万乘幸,礼致一牢祠。
旧宅千年外,光华空在兹。
徒有先王法,今为明主思。
恩加万乘幸,礼致一牢祠。
旧宅千年外,光华空在兹。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孔门:孔子及其门生的学派。太山:泰山,古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之地。
登封:登泰山而举行封禅仪式,象征受命于天、巩固统治。
时:时代,时期。
先王:古代贤明的帝王。
法:法令、典章制度。
今:现在。
明主:明智的君主,此处指当代帝王。
思:思考,追思。
恩:皇恩,帝王的恩泽。
加:施予,给予。
万乘:古代帝王的代称,一车四马为一乘,万乘象征极高的权威。
幸:帝王亲临某地,称为巡幸。
礼:礼仪,祭祀典礼。
致:举行,实施。
一牢:古代祭祀时用整牛一头作为祭品,一牢代表最高规格的祭祀。
祠:祭祀,祠祀。
旧宅:指孔子故居或其门生曾经居住的地方。
千年:形容时间久远。
外:之外,以外。
光华:光彩,荣耀。
空:只,仅仅。
在兹:在此处,这里。
翻译
孔子门下的太山脚下,已无法目睹当年封禅盛况。唯有先王的典章制度留存,如今引发明君深深追思。
皇恩浩荡,帝王亲临此地巡幸,以隆重礼仪举行祭祀。
古宅屹立于千年岁月之外,昔日荣光仅空留于此处。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站在孔子的旧宅前,感慨万千之情。"孔门太山下,不见登封时"表达了对古圣先贤不可复见的无限怀念。而"徒有先王法,今为明主思"则是说虽然孔子已逝,但他的教诲依旧被后世所尊崇和思考。接下来"恩加万乘幸,礼致一牢祠"写的是帝王对孔子的尊崇之情,以及祭祀的盛况。最后两句"旧宅千年外,光华空在兹"则描绘了孔子旧宅虽已荒废,但其精神光辉依然照耀着当下。
诗中融合了历史感、敬仰之情和对古圣先贤的怀念,是一首集纪念、颂扬与哲思为一体的佳作。张九龄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这短短几句,成功地将孔子精神的不朽传承以及帝王对他的崇敬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