霭霭浮元气,亭亭出瑞烟
出处:《望凌烟阁》
唐 · 刘公兴
画阁凌虚搆,遥瞻在九天。
丹楹崇壮丽,素壁绘勋贤。
霭霭浮元气,亭亭出瑞烟。
近看分百辟,远揖误群仙。
图列青云外,仪刑紫禁前。
望中空霁景,骧首几留连。
丹楹崇壮丽,素壁绘勋贤。
霭霭浮元气,亭亭出瑞烟。
近看分百辟,远揖误群仙。
图列青云外,仪刑紫禁前。
望中空霁景,骧首几留连。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阁:高阁。凌虚:高耸入云。
遥瞻:远望。
九天:天空。
丹楹:红色屋檐。
素壁:白色墙壁。
霭霭:云雾缭绕。
元气:生机勃勃的气息。
瑞烟:吉祥的烟雾。
百辟:众多入口。
群仙:众神仙。
图列:排列。
仪刑:典范。
紫禁:皇宫。
前:之前。
霁景:晴朗的景色。
骧首:昂首。
翻译
高耸的画阁凌驾于虚空之上,远远望去仿佛在九重天边。红色的屋檐宏伟壮观,白色的墙壁上绘制着英雄和贤臣的画像。
祥云缭绕,充满生机的元气弥漫,吉祥的烟雾亭亭而立。
走近一看,阁楼划分出众多的入口,远处似乎在向群仙致敬。
这些画像排列在云端之外,象征着紫禁城的威严和典范。
在视野中,一片晴朗的景象令人流连忘返,仿佛想要昂首长久停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耸雄伟的楼阁,名为“凌烟阁”,从远处看去,它似乎与九天相接。楼阁之上,丹楹(红色柱子)显得格外壮丽,而素色的墙壁上绘制着古代贤人的形象,彰显出一种崇高的气质。诗中的“霭霭浮元气”和“亭亭出瑞烟”两句,生动地描写了楼阁中飘逸出的仙气与祥云,使人感觉到一派超凡脱俗的意境。
从近处观察,这座楼阁的结构精巧复杂,可以分辨出百余个细节;而从远处看,则容易将其错认为是天上的宫殿,误以为有群仙在其中。诗中的“图列青云外”和“仪刑紫禁前”,则表达了楼阁不仅超越了尘世的建筑,更是与皇家紫禁城相媲美的存在。
最后两句“望中空霁景,骧首几留连”,诗人在仰望这座楼阁时,心中充满了对那份高洁、脱俗的向往之情,不忍心离开。这不仅是对一处建筑物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是对美好境界和精神追求的一种表达。